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进步速度的不断加快,无论是国际间还是各国国内区域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因而,各地都在努力探索和寻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且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产业集群,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如“第三意大利”的传统产业集群、美国硅谷的信息产业集群、中国台湾的计算机产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以及我国浙江嵊州的领带、诸暨市大唐镇的袜业、海宁的皮装、柳市的低压电器等集群,已经闻名世界。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经济繁荣的地区都可以发现产业集群的存在。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已经开始受到学术界、企业界及政府的高度重视。
产业集群对企业及其产品的独特优势,不再是传统的自然禀赋等外生因素,而是集群内部由集聚、竞争、合作、创新、“干中学”等动态因素产生的优越于其它区域的内生因素。这些内生因素为本地区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带来了相对于其它地区的竞争优势(陈剑锋等,2002)。与传统的观点所不同,产业集群不但可以克服中小企业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方面的劣势,而且通过网络化组织可以获得灵活性及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提升中小企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然而,理论发展与实践进展之间又存在极大的差距,尤其是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还存在着:内在不足、环境制约和政府误区三大共性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产业集群的支持体系”这一研究主题,力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来探求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依据。实践维度:通过对“梯度转移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的评析提出,产业集群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因此,作为欠发达地区必须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创造条件逐步形成能够体现和发挥自己优势的产业集群,而不要把希望过多地寄托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上,并以浙江省、印度班加罗尔、意大利三大典型区域发展产业集群的经验为基础,从实践中总结并提炼出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支持条件:即要以政府支持营造环境、以人才供给集聚动力、以诚信合作实现共赢、以服务支持提供保障;理论维度: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根基,在对其构成要素内容作进一步的诠释与扩展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并提出了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要素及其关联机理,指出要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对内要形成产业集群竞争合作与学习创新机制,对外则要构建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技术开发体系、区域创新网络体系、政府支持体系等要素构成的支持体系,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竞争基础。随后论文就四大支持体系分别进行了具体论述,其要点如下:
第一、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引导,联结群内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起来的专业化、系列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专门为群内企业服务的网络。这个体系的主要职能是共同为群内企业提供服务,引导企业的创业行为、经营行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改善和提高群内企业素质,使集群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一是要通过完善和培育中介服务组织,优化市场环境、加速市场培育、提高市场效率;二要拓展金融服务渠道,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三要建立和完善中间品市场体系,降低集群内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群内企业的快速成长;四要通过建立有效的物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
第二、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正由主要依靠投资推动转向投资和技术共同推动,尤其是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正逐渐增强。在日益讲求创新绩效的今天,要实现研究开发、生产转换与市场开拓一体化,将创新成果快速地转化为能够带来市场需求的回报,已成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必然选择。为此:一是要通过建立区域技术创新机制(包括: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技术创新的决策机制、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技术创新的扩散机制、技术创新的发展机制)来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这是提升集群区域的技术开发能力的关键:二是要通过建立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三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创业人才集聚的环境条件,形成人才聚合效应,为区域的技术创新和企业创业提供基础保证。
第三、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不仅有利于保证区域内主体创新竞争的公平性,并通过网络的传播和扩散,使个体创新集成为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网络信息资源的迅速传递,改变人们保守陈旧的观念,弱化区域文化中对创新的不利因素影响,从而推动创新向更高层次发展。区域创新网络从创立、成长到成熟的发展阶段中,各个行为主体的作用是不同的。政府在网络的创立阶段是整合创新资源的主导力量,但随着中介机构的兴起和市场的完善,政府的作用逐渐减弱,此时政府的及时退出与最初阶段的积极进入同样重要;中介机构的牵线搭桥作用是区域创新系统功能发挥的有效辅助手段;进入成熟阶段后企业和科研机构最终要扮演区域创新主体的作用,这是区域创新网络的核心所在。同时应该注意通过建立虚拟产业集群,利用网络经济所创造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使产业集群的运行能够突破时空概念,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从而有效地解决产业集群跨区域合作的困难。
第四、由于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和区域经济的空间特性,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很难保证区域始终沿着最优路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发展产业集群还需要政府支持。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应主要体现在产业引导、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上。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关注产业发展理论动态,谋划产业集群发展,建立产业集群发展的长期愿景,尤其是新产业的形成初期,产业集群的优势还没有建立,还不能形成集聚效应时,特别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各级政府在追求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产业集群现象进行积极的引导,另一方面又要为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环境支持,即利用产业集群具有强烈自发群集的特性,通过培育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要素和环境,积极扶持产业集群的孕育、萌芽、发展、壮大,反过来再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来促进各种要素和环境的不断改善,从而形成高效应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