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矛盾特点分析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TACRU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期新西兰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其自然的笔触和清新淡雅的文风独树一帜活跃得在欧洲文坛,并使短篇小说这一历来不受重视的文学样式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对整个英语文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曼氏小说的魅力之处不仅在于它继承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传统,精通于雕琢普通生活的细微之处和平凡人物的典型形象,更在于作者将自身复杂丰富的经历感受和价值观融入作品之中,使作品具有矛盾性、双重性的基调。本文诣在透过对曼斯菲尔德作品的深入解读,挖掘其多舛命运与作品的联系,进而探讨作者渗透于创作之中的矛盾价值观。本论文包括五部分。序言包括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生平、作品的简介。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作者通过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对比运用来渲染自然场景的对立。第三部分作者试图分析曼斯菲尔德作品中人物凸显的矛盾性格。从对生死矛盾的比对,婚姻中的男女关系的探讨,到对具有自恋情节的主人公描写,再到作者眼中纯洁无辜的儿童形象的解读,无疑都渗透着作者对现实残酷性的逃避与顿悟以及对自我身份的怀疑。第四部分论证了曼斯菲尔德边缘地位对小说主题的影响:在她的大多数作品中都存在着幻灭感与孤独感,即虚幻美好与人在现实中的无助形成的强烈对比。文章的第五部分是结论。通过矛盾主题的揭示,读者体会到了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所要传达的意境。
其他文献
托尼·莫里森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黑人和女性的双重身份使莫里森尤其关注她的黑人同胞,特别是黑人女性所受的苦难。莫里森立志要用文学作品使
关于“差一点+否定词+VP”的研究已颇为丰富,但也存在一些争议。现代汉语中副词“差一点”以及它所构成的结构“差一点VP”和“差一点没VP”结构,众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详细的研
学位
学位
艾丽斯·沃克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最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在她的文学生涯中,她笔耕不辍,殚精竭虑,出版了包括小说、故事集、诗集等在内的多部影响深远的著作,她的《紫色》(The
采用Gaussian09软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B3LYP/6-311+g(d,p))对C_6X_6(X=F,Cl,Br)分子进行几何优化、芳香性大小,拉曼光谱进行研究。研究发现,C_6X_6(X=F,Cl,Br)是高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