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双摆主动共振波能技术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why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波能技术尚未成熟,没有商业化。现在研究主要集中在装置的布放、运维及输电系统等方面,这些技术已趋于成熟,接近商业化水平。但现有技术波能转换效率很低,已成为阻碍波能技术发展的瓶颈,提高波能技术的转换效率成为其关键问题。波能装置在共振状态下的俘能效率非常高,这已为理论和实验所证实,研究者为了利用这一机理做了大量的研究,然而现有的波能装置难以在实际海况下实现共振,显然其中的一些机理尚未厘清。主动共振波能技术针对波能转换机理开展了研究,形成了一套理论,基于该理论,提出了内置双摆主动共振波能技术,并设计了一台原型样机,提出了装置最优水动力学外形、导出了控制波能系统频率的调刚模型、给出了PTO(能量摄取系统,Power Take off)阻尼最佳控制模型及装置最佳运行方式。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证实了该装置的转换效率远高于现有装置,为波能技术商业化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主要成果有:(1)基于NS方程及其边界条件,以及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波能装置动力学方程,通过波能装置物面条件建立流场与装置的耦合关系,研制算法编制程序,与课题组研制的数值波浪水槽程序一起,通过UDF技术加载到FLUENT软件上,形成了内置双摆主动共振波能技术数值仿真平台。(2)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和势流理论,建立了波能系统(装置+水)的动力学方程,通过对方程线性化,导出了装置的调刚模型,分析了调刚模型对水动力学参数的敏感度以及摆转动时引起的自振周期偏移率,并采用自由衰减实验和规则波激励实验验证了调刚模型的准确性。(3)通过求解线性系统的解析解,得到了波能装置PTO阻尼对俘能效率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最优PTO的理论解,同时考虑到装置设计的最大允幅,给出了波能装置最优PTO阻尼的实际控制策略。(4)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单点系泊系统可以有效控制装置的慢漂运动,并且对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和俘能效率几乎没有影响,是一种可行的系泊方案。(5)定点式为装置俘能效率最高的运行方式,在定点运行方式下,波能装置在不同海况下均可以保持较高的俘能能力,且安装技术较为成熟,是一种可实现的波能利用方案。(6)研究了装置在非规则波下的俘能效率,同时基于半功率带宽方法,提出了较为合理的俘能效率计算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更加客观的评判波能装置在非规则波况下的俘能能力。
其他文献
海洋渔业作为沿海地区重要的海洋产业,是中国尤其是沿海省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渔业不仅丰富了人类食物供应体系,还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了通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近年来,海洋捕捞强度加大,环境污染加剧导致沿海海洋渔业资源萎缩明显。因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压减渔船数量,提高渔业船员准入标准和法律意识,被认为是保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海洋渔业船员,尤其是职务船员是渔业从业人
近红外Ⅱ区(1000-1700nm)荧光探针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经典的可见区(400-700nm)与近红外I区(700-900nm)荧光探针相比,它提供了较高的信噪比及穿透深度,
导爆管作为爆破工程中使用广泛的起爆元件,应用范围广,使用量大,其可靠性是起爆网络是否安全的关键因素。不合格的导爆管可能导致起爆网络拒爆等情况,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
随着中发[2015]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下发,电力市场领域形成了“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的改革趋势。在发电市场改革日趋成熟的背景下,售电市
陶器上的抑印文字是古人使用文字类玺印,通过压抑的方式在陶器上留下,并经过技术工艺予以固化的立体文字。字数一二字乃至十几字不等,内容包括人名、官名、地名、吉祥语和年
基于金纳米材料的模拟酶是众多纳米酶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它不仅被广泛地用于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而且在高效、灵敏的目标物即时检测中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多数金基底
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S-N-乙基-2-氨甲基吡咯烷的合成工艺研究;第二部分,二羟基色酮茚并吡咯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第一部分内容分为两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抗精神病药
一、背景与目的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具有生物活性的多酚类物质,在人类日常饮食中多有摄入。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数十年来一直作为潜在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消费提质升级的新思想和新论断,其中就包括指导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工作。20
森林火灾严重危害森林生态系统,为此,如何有效的防范和扑救森林火灾是森林经营管理者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遥感影像技术的快速进步与普及,人们发现,利用遥感卫星监测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