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担保业务中的财务分析体系研究——以A公司担保项目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担保行业随着整个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而发展。经过20余年发展,担保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成为连接中小企业与银行间接融资市场、票据市场、信托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作为一个新兴的、初显活力的重要行业,中国担保行业快速成长,在服务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时担保行业又是一个与风险相伴而生的行业,近年来在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担保行业出现代偿率持续攀升、业务量持续萎缩的趋势,担保业务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亟需提高。财务分析和评价贯穿于担保项目决策流程的每个阶段,是提升担保业务风险管控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担保项目进行针对性的财务分析,首先,可以了解企业偿债能力和风险状况,有助于做出是否担保的决策;其次,可以强化担保公司专业化的全面风险管理控制能力,对于担保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最后,可以优化信贷资源的合理分配,引导金融资源更为合理的投放到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从而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的现状,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论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法对财务分析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融资担保业务模式和特点对目前融资担保业务财务分析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融资担保业务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财务报表失真,担保决策基础数据不实;其次是财务指标简单罗列,缺乏有效关联分析;再次是财务分析体系零散,难对项目形成整体把握;以及财务分析存在滞后性,缺乏预测能力四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分析融资性担保机构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思路,形成了“以财务分析为视角、以战略分析为导航、以系统化思维为方法”的财务分析体系构建原则。三项原则相互作用、共同支撑,立足担保行业现状,全面分析担保业务风险。  然后在财务分析理论框架和对风险管控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性构建完善的融资担保业务中的财务分析体系。财务分析体系贯穿保前尽职调查、保中风险审核、保后管理全担保业务流程,旨在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全面了解企业内在价值和发展潜力,从而做出最优的担保业务决策。保前尽职调查阶段通过对被担保企业所在行业的经济特征和特定的战略进行分析,从而评估被担保企业的盈利性和面临的风险,作为初步决策依据;保中审核阶段着重识别三种被担保企业特有的风险:信用风险、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一步深化以风险为视角的财务分析理念,做出是否担保的最终决策;保后管理阶段的应用主要是以财务数据为依据来预警和管理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分散和规避风险,避免担保项目发生损失。  最后就融资性担保业务财务体系的顺利实施构建三项具体的保障措施。分别是建立符合担保业务发展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最大限度的提升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能力;打造卓越的企业文化与组织精神,汇集形成企业自身强大的精神力量;加强教育培训和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员工能力和主动性,为财务体系的实施提供合理的人力资源保障。  通过上述研究,明确了融资性担保机构决策中的财务分析体系,也为其他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担保业务财务分析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针对《政府会计制度》下受托代理业务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利用会计职业判断无法对日常会计事项准确进行账务处理的问题,提出受托代理业务核算优化建议:取消财务会计“受托代理
从当前的实际来看,虽然新课改工作已经得到了有效推进,但是课堂教学依然存在问题,很多高中生对数学学习还是缺乏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
一、明确政府与高校权责关系rn首先,目前高校债务风险的根源在于高校财力、事权与支出责任的不匹配.高等教育生产出的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巨大社会溢出效益,产出更多的是
期刊
本论文从M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实际的情况为基础,在M企业发生的诸多税种中就个人所得税为切入点,对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利息股利红利所得、其他所得等这些
随着中国经济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奢侈品在中国越来越流行,国外对奢侈品的研究比较多,但都是基于西方文化特点,在中国特定的奢侈品市场上并不完全适用,尤其是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和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