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改变,儿童常见。很多病毒都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不同病毒的地理分布、传播途径、起病方式以及治疗和预防有所不同。目前我国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仍主要依靠临床诊断,包括临床表现和脑电图、脑脊液及头颅CT或MRI等辅助检查。由于受到病原学诊断水平的限制,我国有关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数据还比较缺乏,病原学资料还很少。通过对2014年河北省儿童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住院患儿1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了解2014年河北省儿童医院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184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信息及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急性期脑脊液,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进行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人类肠道病毒(包括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HEV)、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V)、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的检测;采集急性期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风疹病毒(RV)、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V)、森林脑炎病毒(TBE)、登革热病毒(DEN)的Ig M和(或)Ig G抗体。分别统计各种病毒或抗体检测阳性率及分布情况,比较肠道病毒性脑炎发病情况与病毒性脑炎总体发病情况有无差异。结果:18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主要来自于石家庄、邢台、保定、衡水4个地区,3~7岁年龄组为主占53.80%,男孩64.13%(118/184),女孩35.87%(66/184),男女性别比为1.78:1,4~9月份为发病高峰。25.95%CRP高于正常,脑电图异常率为64.89%,脑脊液细胞数增高(12~1110)×106/L。应用RT-PCR方法进行了120例脑脊液病毒检测,总阳性率为50.83%(61/120),HEV、EBV、HSV1、MV、HHV6、CMV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7.50%(45/120)、8.33%(10/120)、2.50%(3/120)、1.67%(2/120)、1.67%(1/120)、0.83%(1/120);应用ELISA法检测了30例病毒抗体,其中MV-Ig M 4例、MV-Ig G16例,RV-Ig M 3例。统计结果显示,肠道病毒为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体,且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45例病毒性脑炎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7月份,以夏季为主,占66.67%,较病毒性脑炎总的发病时间分布更集中。发病年龄组及地区分布均与病毒性脑炎总体发病情况基本一致。结论:2014年河北省儿童医院病毒性脑炎住院患儿的病原体主要是HEV,其次为EBV、HSV1、MV、RV、HHV6及CMV。加强检测工作是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脑炎流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