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物的应用价值;利用光散射成像技术(Diffuse optical tomography,DOT)提供肿物内量化的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探讨营养代谢对乳腺肿物良恶性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在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乳甲外科行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检查并行肿物切除的患者98例,其中共包括102个乳腺肿物。将超声光散射成像得出的肿物内的量化指标(如血红蛋白总量、血氧饱和度,综合诊断指数)与病理行相关性分析,评价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将恶性肿物以最大内径为1cm分为两组,比较肿物大小与肿物内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根据病理结果将乳腺肿物分成良、恶性组,将两组肿物内的参数值(血红蛋白总量、血氧饱和度)作比较,明确良恶性肿物内上述参数有无差异。分别以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综合诊断指数为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AUC),以明确上述指标(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综合诊断指数)对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价值,根据ROC曲线,找出最佳阈值,在该阈值处其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结果:1、102个乳腺肿物,病理检出乳腺恶性肿物52个,检出良性肿物50个。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检出乳腺恶性肿物62个,检出良性肿物40个。超声光散射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94.23%,特异性74%,准确率84.31%,阳性预测值79.03%,阴性预测值92.5%。2、将恶性肿物以最大内径为1cm分为两组,最大内径小于、等于1cm的肿物内血红蛋白:186.67±75.57umol/L,低于最大内径大于1cm的肿物内血红蛋白:241.59±57.72umol/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内径小于、等于1cm的肿物内血氧饱和度:1.05±0.25,高于最大内径大于1cm的肿物内血氧饱和度:0.87±0.2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良性肿物内血红蛋白值155.16±49.27umol/L,恶性肿物内血红蛋白值225.75±67.46umol/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物血氧饱和度值1.23±0.30,恶性肿物血氧饱和度值0.93±0.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以血红蛋白为指标,绘制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最佳阈值为205.5umol/L,其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它的特异性是90%,敏感性是71.2%。以血氧饱和度为指标,绘制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784,最佳阈值为1.075,其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它的特异性是78.8%,敏感性是66%。以综合诊断指数为指标绘制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最佳阈值为133.5,其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它的特异性是70%,敏感性是100%。结论:1、超声光散射诊断乳腺肿物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较高,提示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在乳腺肿物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2、超声光散射成像提供的肿物内量化指标(血红蛋白总量、血氧饱和度,综合诊断指数)与肿物的良恶性有直接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指标。3、综合诊断指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价值明显高于单一指标(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有助于乳腺肿瘤患者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