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的“主人与奴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fan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人与奴隶”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著名章节,关于此的论述不绝于缕,自从科耶夫的创造性解读后,更是成为一门“显学”。本文旨在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出发,对“自我意识”、“欲望”、“承认”等概念的解释,详细解读“主人与奴隶”一节,从而勘定主奴辩证法在整个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本文的结构,第一部分通过黑格尔的生平和哲学体系,简单阐述《精神现象学》在黑格尔哲学中的意义,第二部分详细解读“主人与奴隶”,分三个小节,即“欲望、生命搏斗和相互承认”、“主奴冲突”、“劳动辩证法”。第三部分结语,阐述在精神现象学基本原则下,“自我意识”与人类社会历史密切联系的意义。
其他文献
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著有《庄子》一书。《庄子》的认识论思想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在中国哲学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简要总结了学术界对《庄子
输电定价机制对电力市场运行至关重要,不同的电力市场机制根据其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定价机制.对于存在跨地区输电的多层级电网,其主要特点是多个资产关系独立的电网公司多层
本文将藏族习惯法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进行研究,认为藏族传统习惯法形成的最终根源在于佛教在藏区的传播及其在藏区的本土化,本土化的直接结果是在藏区形成了全民信仰佛教
学位
《大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儒家思想典籍。对《大学》,朱熹与王阳明都十分重视,因而他们思想之差异也就集中体现在对《大学》的不同诠释上。本文通过对《大学》文本演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