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具有止咳、祛痰等功效。桔梗的炮制最早见于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有记载“烧末”的炮制方法,现如今临床用桔梗多以生品为主,常以复方煎剂或复方颗粒中的一味药物形式用于祛痰、镇咳的治疗。但桔梗还有“姜汁浸,炒”、“米泔水浸一宿,焙干用”、“蜜拌、甑蒸”等7种加辅料的炮制方法。经研究桔梗在蜜炙之后有增加其止咳、祛痰之功效,故本文选择了生桔梗、蜜炙桔梗2个炮制品,分别对其饮片炮制工艺、质量标准、商品等级及包装贮藏进行研究。1桔梗饮片的炮制工艺研究1.1生桔梗饮片的炮制工艺研究本实验选择闷润时间、切片厚度、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醇浸出物含量、总皂苷、桔梗皂苷D作为桔梗生饮片最佳炒制工艺考察指标,通过预实验各选择3个水平,采用L18(37)表进行正交设计实验,通过分析最终得出润制2 d,55℃烘干6 h的3 mm饮片为最佳的炮制工艺。1.2蜜炙桔梗饮片的炮制工艺研究本实验选择每100 kg饮片加蜜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醇浸出物含量、总皂苷、桔梗皂苷D作为蜜炙桔梗饮片最佳炒制工艺考察指标,通过预实验各选择3个水平,采用L9(34)表,表进行正交设计实验,通过分析得出每100 kg饮片加蜜量25 kg,160℃炒制17 min为最佳的炮制工艺。2桔梗饮片的包装贮藏研究根据桔梗饮片的性质,以聚乙烯塑料、铝箔、牛皮纸作为桔梗饮片的小包装材料,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桔梗项下规定,生桔梗饮片的临床用量为39 g,考虑到单味中药使用频率和不同处方使用剂量,模拟市售包装,每袋3 g,分别采用聚乙烯塑料真空、聚乙烯塑料非真空、铝箔真空、铝箔非真空、牛皮纸袋包装,以高温封口机封口使密封,制成独立包装的生桔梗、蜜炙桔梗饮片。将上述小包装的生桔梗饮片分别置于低温(10℃以下)、室温阴凉条件下贮藏养护,于0、1、2、4、6、9、12、14个月分别抽样,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桔梗、蜜炙桔梗项下的有关规定,对其灰分、水分、浸出物、总皂苷、皂苷D进行检测。生桔梗饮片经过低温、室温包装贮藏试验,表明采用聚乙烯、铝箔这两种包材包装,置于通风阴凉干燥处贮藏的生桔梗饮片质量较好;综合考察实际生产成本问题,综合对比初步认为选择聚乙烯非真空常温作为生桔梗饮片的今后包装贮藏方式比较可行。蜜炙桔梗饮片经过低温、室温包装贮藏试验,表明采用聚乙烯、铝箔这两种包材包装的蜜炙桔梗饮片质量较好;综合考察实际生产成本问题,综合对比初步认为选择铝箔非真空常温作为蜜炙桔梗饮片的今后包装贮藏方式比较可行。3桔梗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拟定生桔梗饮片的质量标准为:水分不得超过12.0%;灰分不得超过5.0%;浸出物不得少于36.0%;总皂苷指标为不得少于3.6%;桔梗有效成分的含量:桔梗皂苷D含量不得少于0.10%。拟定蜜炙桔梗饮片的质量标准为:水分不得超过12.0%;灰分不得超过5.0%;浸出物不得少于43.0%;总皂苷指标为不得少于5.4%;桔梗有效成分的含量:桔梗皂苷D含量不得少于0.10%。4桔梗饮片的商品等级研究拟定生桔梗饮片商品等级标准为:一等品为木部黄白色,皮部淡黄白色或类白色,形成层环纹明显,棕褐色或棕黄色,块状(710.1 mm)或厚片(27 mm),醇浸出物含量不低于44.16%,总皂苷含量不低于4.02%,皂苷D含量不低于0.127%;二等品为木部暗黄色或黄棕色,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纹较明显或不明显,浅黄棕或褐色,块状(710.3mm)或厚片(26mm)醇浸出物含量不低于38.75%,总皂苷含量不低于2.58%,皂苷D含量不低于0.126%;三等品为木部浅黄白色或浅黄棕色,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纹明显,浅黄棕色或棕褐色,薄片(13 mm)、斜片或块状(711 mm),醇浸出物含量不低于37.03%,总皂苷含量不低于2.02%,皂苷D含量不低于0.112%。拟定蜜炙桔梗饮片商品等级标准为:一等品呈焦黄褐色,块状(5.08.0 mm)或厚片(2.15.0 mm),醇浸出物含量不低于55.25%,总皂苷含量不低于7.83%,皂苷D含量不低于0.148%;二等品呈焦黄色、浅焦黄色或黄色,块状(5.010.0 mm)、厚片(2.05.0 mm)、薄片(0.53.5 mm)或斜片(1.23.0 mm),醇浸出物含量不低于46.81%,总皂苷含量不低于1.66%,皂苷D含量不低于0.105%;三等品呈淡黄色或浅黄褐色,薄片(1.23.5 mm)、厚片(2.03.1mm)、斜片(2.03.5 mm)或块状(8.010.0 mm)醇浸出物含量不低于45.81%,总皂苷含量不低于3.44%,皂苷D含量不低于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