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华日报》和《大公报》的论战看中国共产党话语权的建构(1941-1948)

来源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ulizh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是意识形态的传播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任何一个政党和组织团体想要向其内部成员及公众、社会传达其价值理念和思想主张,并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要掌握话语权。因此,中国共产党从其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对话语权的掌握和建构。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以党报《新华日报》为宣传载体,和自称“超党派”、实则依附国民党的《大公报》围绕“中共抗战问题”“国共内战问题”“东北局势问题”这三个重要的问题分别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在这场论战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广泛宣传其政治理念和革命思想,力倡团结抗日、救亡图存、反对内战、政治民主、和平建国等主张,逐渐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并最终成功赢得了话语权。本文主要通过深入分析《新华日报》和《大公报》之间的舆论斗争来研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这场论战,探讨这场论战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总结这场论战中中国共产党话语权建构的历史经验,得出这场论战对中国共产党话语权建构的启示,为新时代话语权的建构提供指导和参考。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所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明该课题的选题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等,并对两报之间的论战作总体评价。第二部分为两报论战的背景。主要包括《新华日报》和《大公报》的基本情况以及两报论战的历史渊源,介绍和分析论战中的四位关键报人:周恩来、陆定一、张季鸾、王芸生,以更全面地展示两报论战的背景。第三部分为两报论战的过程、结果和意义。通过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新华日报》与《大公报》前后三次的论战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展现这场论战的历史全貌,为后面分析中国共产党话语权构建提供史料基础。第四部分为论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话语权建构的目标原则和实现方式。通过全面的史料分析和理论补充,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分析归纳中国共产党话语权构建的目标原则和实现方式。第五部分为论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语权建构的经验启示。主要从价值导向、思想高度、时代语境、舆论引导等方面总结归纳两报论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语权建构的经验对当下的启示。第六部分为结论部分。此部分是对整个课题主要成果的总结,主要总结两报论战的重大影响及论战中中国共产党话语权建构的经验启示,以及对当前中国共产党话语权的建构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城市徒步空间是一种以人通过走路进行位移活动的城市空间。对空间属性的要求是:安全、便捷、连续、舒适、趣味的城市休闲空间。本文通过对城市徒步空间的内涵、规划原则、城市
四川藏区是红军长征途经地域最广、聚集人数最多、停留时间最长、所处环境最艰险、最早建立少数民族革命政权的地区,红军在四川藏区期间,积极、妥善处理与藏区广大群众、上层
本文就目前物探企业在季节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物探企业的“季节工”队伍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对采,对于物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本文主要从物流园区的作业流程出发,针对物流园区货物出入库作业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采用先进的Arena系统仿真软件对出入库作业系统进行仿真建模,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为仓储
市场销售渠道是煤炭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为谋求更加稳固、良性的市场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实力,就需要对市场销售渠道成员良好控制、以及对成员的有效激励这两个方面
植入式广告往往会面临这样一个困局:广告营销商希望最大限度地获得广告受众的关注,于是他们有意识地增加产品的曝光率,甚至在不合适的载体中“强行”植入广告。可这样的做法又存
一直以来,关于智商,我们有很多误解,这样的误解也形成了从社会到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甄选指标上的认知偏差。
本文认为物权法76条和80条的相关规定尚存在着可商榷之处,并导致其难以具体适用,故有必要对第76条和80条规定予以修改。
在一个满是科学家和负责能源管理的政府官员的房间里,麻省理工学院化学教授丹尼尔·诺西拉(Daniel Nocera)播放的一段视频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你们能看到那个吗?”他指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褪黑素对去卵巢抑郁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FST)中的不动时间、上窜时间和游泳时间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SHAM),卵巢摘除组(OVX)和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