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疏肝理气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研究探讨PSD的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方法:将60例确诊为PSD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为第一次发病,病程在20天至一年内,针刺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2~68岁,平均55.03±8.07岁;缺血性卒中20例,出血性卒中10例。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1~69岁,平均54.93±7.86岁;缺血性卒中21例,出血性卒中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对中风原发病的治疗、心理疏导、饮食调节和功能锻炼。针刺组采用疏肝理气针刺法,取穴:四关(合谷_双、太冲_双)、风池_双、外关_双、神门_双、膻中、期门_双。对照组口服西药百忧解,每次20mg,每日1次,晨起服。两组均2周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统计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对比治疗前后HAMD抑郁量表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变化,然后将各量表分值分别进行组内与组间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所得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在治疗2周和4周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两组HAMD评分均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步下降,提示两组治疗均有明显抗抑郁作用。2.两组在治疗2周和4周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逐渐下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提示两组对于改善PSD患者的中医症候有较好疗效。3.两组间治疗2周后比较,HAMD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针刺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0.01<P<0.05),提示在抗抑郁和改善中医症候方面针刺组比西药组起效快。4.两组间治疗4周后比较,HAMD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刺组可以取得与西药百忧解相当的疗效。结论:1.疏肝理气针刺法可以取得与西药百忧解相当的疗效,可明显改善PSD患者的中医症候和抑郁状态,疏肝理气针刺法是治疗PSD的一种有效方法。2.疏肝理气针刺法起效时间短,可在治疗中风的同时完成对抑郁症的治疗,费用低,具有一定的卫生经济学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