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元恺交响组曲《炎黄风情》创作技法分析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lh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元恺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教授、作曲家,他一直致力于中国民间音乐的探索,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从90年代起,鲍元恺先生开始研究用国外交响乐的形式来演绎中国的民间音乐,使中国音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把中国的民族元素和西方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音乐作品,鲍元恺把这一系列创作命为《中国风》。其中,《炎黄风情》就是《中国风》系列音乐的初篇。它一共由中国的24首汉族民歌组成,分别从我国的六个省份(河北、山西、陕西、云南、江苏、四川)中每个省份选取四首民歌改编而成,并分别命名为《燕赵故事》、《云岭素描》、《黄土悲欢》、《巴署山歌》、《江南雨丝》和《太行春秋》。这部管弦乐曲已被国内外多个顶级乐团演出过无数场,成为上演率最高的中国交响乐作品,赢得了国内外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赞扬,现在该作品已经列入我国普通高中音乐欣赏教科书。《炎黄风情》这部作品的成功,使得广大音乐爱好人士纷纷探索和研究,笔者也对其音乐创作技法深感兴趣。和声、配器、复调、曲式是音乐创作技法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高超、新颖的创作技法,尤为值得我们去深入的分析和学习。本文主要从《炎黄风情》的和声运用、配器方法、复调手法以及曲式结构这几方面加以细致的分析,它虽然是一部大型的管弦乐组曲,篇幅很大,但是仍然可以从整体上对其音乐创作技法进行清晰地归纳。在和声上,该作品运用的比较有特色的和声手法有:副调的阻碍进行、副属和弦、下属变和弦、同主音大小调交替和弦、半音化和弦以及非三度叠置的和弦等等;在配器上,主要采用了西洋双管编制管弦乐队,其中还有些乐曲加入了诸如三弦、板胡、唢呐等的中国民族乐器;在复调上,主要运用了对比复调和模仿复调;在曲式上,主要运用了一段曲式、二段曲式、三部曲式以及变奏曲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使用自我描述问卷Ⅱ对2299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①男生的数学自我概念高于女生,女生的语文自我概念高于男生
玉米纤维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的聚乳酸纤维。介绍了玉米纤维的特点,提出了玉米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普通水刺非织造生产线的关键工艺进行适当的调整,完全
<正>一、我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现状1.售后服务市场发展不成熟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也逐渐发展起来。由于汽车售后
将Fenton试剂与骨架构建体联用作为复合调理剂开展了污泥调理及脱水试验.结果表明,赤泥与水泥作骨架构建体调理后,污泥脱水性能和脱水液pH均优于石灰与水泥调理污泥.以污泥比
研究了硅粉、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与流动性的影响和硅粉、粉煤灰混凝土28d强度规律及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长规律。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5~25mm碎石及适量N
《大学的使命》是西班牙学者奥尔特加.加塞特阐述其高等教育思想的一部著作。其高等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大学为什么要改革、大学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我
甘草之功用,向来被视为调和药性。然而,方书之祖《伤寒论》对甘草的应用却不尽然。医圣张仲景对甘草的应用有温补阳气、益气养阴、缓急止痛、清热解毒及调和诸药等多重功效,
整合外部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一个态势已经出现,并且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本文旨在探讨企业整合外部人力资源的动因、内涵与意义,以帮助中国企业加深对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以及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8例行冠脉造影并植入支架的冠心病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皮
本文基于通用设计的原理及设计方法,对其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应用、理论结构的产生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对基于通用设计理论的视觉传达设计理论方法,进行了可用性、指导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