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K细胞对肿瘤细胞长时间细胞毒性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_wo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IK细胞是体外扩增得到的,具有杀伤肿瘤能力的效应细胞。CIK细胞可以杀伤多种肿瘤,容易获得足够临床应用的数量;毒副作用小。这些特点都促成了CIK细胞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然而,目前检测CIK细胞毒性的方法都是短时间的观察,CIK细胞与肿瘤共作用较长时间后,是否还具有细胞毒性还不清楚。本文观测了CIK细胞在培养的过程中,主要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CIK细胞长期抗肿瘤毒性的方法,将CIK细胞与乳腺癌细胞系SKBR3共培养最长至96h,观察CIK细胞与SKBR3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CIK细胞主要是CD3+T细胞,培养到d12天可达到97.67±1.24%;在体外培养诱导的过程中,主要的效应细胞群CD3+CD56+细胞和CD3+CD8+CTL细胞的比例逐渐增加。CD3+CD8+CTL细胞培养d16天达到平台期(86.43±7.17%)。在培养的过程中,跟杀伤有关的受体NKG2D,表达也是逐渐增加的,培养到d16天可达到平台期(90.3±7.14%)。CD4+CD25high调节T淋巴细胞培养到d16天所占比例为3.03±2.03%。文中新建立了一种检测CIK细胞长期抗肿瘤细胞毒性的方法。由此方法得出,CIK细胞具有长时间抑制SKBR3的生长的能力,至少在我们观察的72h之内,CIK细胞的对SKBR3具有长期毒性,这为后续的实验奠定了基础。使用CIK细胞长期毒性检测方法发现,从d12-d20天的CIK细胞的抗SKBR3活性区别不大。研究SKBR3对CIK细胞的相互作用,根据重复测量统计分析,得到SKBR3对CIK细胞增殖几乎没有影响。综合上述的结果,认为CIK细胞在培养到d14-16天收获最佳。结论:CIK细胞对SKBR3具有长期的细胞毒性,是一种有效的新型肿瘤治疗的辅助疗法。
其他文献
患者,女,83岁,因左侧肢体麻木4天.于2005年10月7日15时入院。患者于4天前无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肢体活动不灵,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血尿、少尿。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无肾脏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对叶霉病(Cladosporium fulvum)的抗性是番茄抗C.fulvum基因(Cf)和互补的C.fulvum无毒基因(Avr)产物进行识别互作,激活下游抗病信号传导
法国历史学家菲力浦·阿利埃斯的著作《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开辟了童年史研究的新领域,并带动了当代童年观念从生物本质论向社会建构论的重要转向。自
农药的应用与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一样,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其中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就是人们在病、虫、草等有害生物防治中所面临的一场严峻挑战。为此,人们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企业移动管理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移动数据库技术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移动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出了几类典型的企业移动应用,讨论了相关关键技术
<正> 安徽滁县地区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较早,到目前为止,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达97%以上。该地区处在江淮丘陵地带,自然条件中等。1977年以前,按农村人口平均的农业
为促进辐照技术在肉鸭产品中的应用,研究了辐照处理对肉鸭产品的杀菌效果,以及对鸭肉颜色、氨基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对盐水鸭、烤鸭的杀菌效果明显;4~1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数据种类以及数量都出现了大幅度的扩展,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由此衍生的大数据技术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帮助。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土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