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向前推进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伴随着革命理论研究、教育、宣传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产生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他们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深,给文化、教育、学术等各个领域带来了新的气象。他们勤于思考,不断创新,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同时他们中的许多人还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使得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深入群众,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可以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历史、现实和学术这三个角度论述选题的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介绍全文的主要结构、基本内容,理清本文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内涵及形成过程,进而从政治学领域、哲学领域、经济学领域、史学领域及文艺学领域这五大布局来分析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主要代表人物,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特点,然后结合历史背景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需求,是革命的实践需要,是理论传播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民大众的心声。第三部分首先阐述了这一时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起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个重要机构——“社联”和“左联”,然后从哲学领域、经济学领域、史学领域、文艺学领域及对毛泽东思想大众化这五个层面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最后总结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目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拓的方式路径,大众化在向中国化提升中的影响。第四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通俗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始终坚持开拓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