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北部边境,21世纪以来,自治区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独特的政治历史因素使得自治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交通运输活动是社会和经济运行的基本载体和必要条件,“十三五”规划报告中提出:“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是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自治区社会经济想要全面发展,先要解决经济发展差异,通过合理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有效地引导地区之间经济要素的快速流动,促进区域经济交流,推进经济协调均衡发展。本文对内蒙古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首先,对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及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其次,对内蒙古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发展历程与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最后,考虑空间因素及其他要素的协同作用,建立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考察交通基础设施对内蒙古地区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①东、中、西部的面板回归以及内蒙古全区的回归结果都显示,交通基础设施的几项指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各解释变量的系数由大到小分别是货运量、职工人数、客运量、密度和覆盖率;SLM与SEM模型的系数比普通回归及面板回归的系数要小,说明没有考虑空间因素的普通计量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各变量对经济水平的作用。②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规模的改善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正向溢出效应,有利于要素流动和经济联通,对改善区域经济差异有明显作用。③要在中部集聚经济形成的同时,通过完善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尽快缩小区域间差异;尤其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蒙西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后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更加需要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生产活动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