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存在舌根平面阻塞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临床及多导睡眠监测指标的特点。及舌根平面阻塞的出现与年龄,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30例经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hy,PSG)监测确诊的OSAHS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以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憋喘、白天嗜睡等症状来我院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就诊,既往无上气道手术史,排除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不全等特殊病因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及意识障碍、严重精神疾患、长期酗酒、滥用药物史等严重影响监测结果的情况。对所有患者行耳鼻喉科常规检查,纤维鼻咽镜检查,并行muller实验。记录鼻咽,腭咽及舌根平面阻塞情况。并于山东大学卫生部耳鼻咽喉科学重点实验室行全夜(超过7h)PSG监测。所有患者监测结果均符合OSAHS诊断标准,将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舌根平面阻塞分为两组,A组:120例存在舌根平面狭窄的患者,其中轻度26例,中度18例,重度76例,B组:110例不存在舌根平面狭窄的患者,其中轻度26例,中度24例,重度60例。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以(?)±s描述年龄,体质指数(bodymass index,BMI)及NREMⅠ期睡眠,NREMⅡ期睡眠,NREMⅢ期、Ⅳ期睡眠、REM睡眠占睡眠时间比例,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AI),低通气指数(hypopnea index,HI),微觉醒指数、最长呼吸紊乱事件、最低血氧饱和度等计量资料,将两组资料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者用两样本t检验,否则使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比较两组患者上述资料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1)230例OSAHS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腭咽平面阻塞,其中120例存在舌根平面的阻塞,105例存在各种鼻阻塞性疾病,53例同时存在舌根平面阻塞与鼻阻塞性疾病。(2)2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0例,女性患者10例。轻度52例,中度42例,重度136例。年龄20~68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4 kg/m~2,其中超重者占24.0%,肥胖者占69.0%。(3)两组患者比较,存在舌根平面阻塞者整体年龄偏大,NREMⅠ期睡眠较多,NREMⅡ期睡眠较少,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AI)较大,低通气指数(hypopnea index,HI)较小;而体质指数、NREMⅢ期、Ⅳ期睡眠、REM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微觉醒指数、最长呼吸紊乱事件、最低血氧饱和度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OSAHS患者大多存在多平面的阻塞,舌根平面阻塞在OSAHS患者中发生率较高。有多数属于肥胖患者。伴有舌根平面阻塞的患者整体年龄偏大,病情较重,表现为睡眠结构紊乱较重,呼吸事件中呼吸暂停较多,低通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