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晋东南地区的陵川县自古以来民间信仰的内容就十分丰富,祈求平安、求子、祈雨等都是民众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情。围绕这些普通百姓所具有的神灵信仰而建立起来的各种祭祀仪式和活动,不仅相当稳定地保存着在其演变过程中所积淀的社会文化内容,而且深刻地反映着乡村社会内在秩序的变迁。 本文以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为手段,依托地方志、碑刻、传说故事、民众记忆等一手资料,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耆老故旧,通过对庞杂资料的分析整理,理清了明清陵川民间信仰的大致面貌。 本文以明清陵川民间信仰主要神灵的概述为起点,通过对当地乡村社会中龙王、关帝、孔子等普世性神灵及二仙、高禖、济渎等独特性神灵类型的梳理,认为其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信众博、入世深的特点;以明清陵川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生态系统、组织整合、教化控制、生产生活之间关系的论述为主体,通过对当地祖先神灵、社区神灵、行业神灵的分类考察,揭示了民间信仰具有保护地方生态环境、凝聚组织整合、加强教化控制及调节生活运行的功效。 本文通过对明清陵川县民间信仰的整体性考察,不仅阐明了这些神灵在当地乡村社会存续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表现和历史作用,同时也是对山西民间信仰及乡村社会研究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