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词典中,插图能够起到阐明词义、提示词语用法、美化词典页面等多种功能。当代欧美国家编纂的英语单语学习型词典大多包含了大量构思巧妙、设计精美的插图,对词典使用者自主学习词汇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双语学习型词典传统上侧重通过词目对应词的提供及例句的选取来解释词汇义项,鲜有插图收录。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仅使用文字说明无法简明、精确地呈现词汇的语义,配合采用插图则能更有效地释义。本研究主要关注动词插图的设计,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相对于名词来说,动词较为抽象,要求词典提供更丰富的语境信息;第二,近义动词的辨析向来是英语学习的难点之一,而现有的英汉双语词典在这方面的处理还不够完善;第三,目前关于插图的词典学研究绝大多数只涉及名词的插图,而针对其他词性的插图研究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双语学习型词典收录插图,尤其是动词插图之必要性,并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设计动词插图时的几条基本原则。本研究首先以R. E. Mayer所提出的“认知理论下的多媒体学习理论"(Cognitive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为理论框架,分析了图画和文字在人脑中的理解过程和互补机制,说明了在词典中收录插图有助于词典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词典文本、改善学习效果,并论证了将CTML理论运用在学习型词典编纂中的可行性。其次,针对动词译义在双语词典中的“去语境化”特点,本研究主张双语词典可以通过提供插图的方式来补足动词的语境信息。作者提出,应当在插图中予以呈现的相关语境信息主要有:动作的路径(path)、方式(manner)和原因(cause)等。此外,本研究还总结了动词插图在双语词典中起到的三种基本功能:1)说明及强调动词的某一语义成分;2)对比和列举动词的(多个)语义成分;3)结合题注说明语义成分在句法结构中的前景化或背景化。除了理论层面上的探讨之外,本研究还通过词汇测试、问卷调查和采访等实证研究的方式获取相关的研究数据,对研究的结果起到了支撑作用。本研究选取了南京市某高校121名中级英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词汇测试和问卷调查。词汇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双语词典中的动词插图对动词学习效果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插图对学习者理解动词词义、掌握动词用法具有积极作用。问卷主要调查了英语学习者使用词典的习惯和经验,他们对英语动词学习的看法,以及对词典插图(尤其是动词插图)的需求和期望。问卷调查完成后,作者随机采访了一部分调查对象,获取了对词汇测试和问卷调查的反馈信息。基于理论探讨的结果和实证研究的数据,作者就双语词典中动词插图设计的形式和内容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在形式方面:1)词典中的动词插图宜采用组图、配有题注的插图以及场景插图等多种插图类型,以达到多样化的学习效果。2)词典中的动词插图应安排在对应的词条附近,不要分隔太远,以便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荷。3)词典插图的颜色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词典编纂者在设计插图的时候不必一味追求全彩插图。在内容方面:1)词典中动词插图应呈现其代表的宏观事件(Macro-event)。动词是事件词汇表征的概念化,以事件为单位呈现动词语境信息有助于对动词进行整体把握。2)必要时可以把动词插图作适当简化,把无关的信息排除在外。尽管在插图中描绘某些有趣的细节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但这可能会破坏文本和图画的连贯性,应该尽量避免。3)可以在动词插图中添加提示符号,如线条、箭头等,以强调重要的语义成分,也可对近义词进行辨析。本研究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证明插图对动词学习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设计词典动词插图的基本原则,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和词典编纂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