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心洲是身处江河之中、由泥沙淤泥而成、四面环水且平水期高出水面、整体形态与地质条件较为稳定的沙滩陆地。因其四面环水,又有周期性的营养物质补充,在早期社会常常被用作农业生产用地。进入现代社会后,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在滨江区土地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情况下,江心洲开始进入政府和开发商的视野。江心洲地理位置特殊,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与景观资源,但也存在生态敏感、形态不稳定、周期性变化等问题。国内外已经有一些江心洲被开发利用于城市旅游、城市休闲、邮轮码头、仓储用地、水利工程建设、生态保育等方面,但仍有大部分江心洲还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在未来面临被开发、被改建。本文以广州市珠江水系54个江心洲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广州珠江水系江心洲具有丰富的景观资源,主要表现为自然风貌优良、历史遗迹众多、田园水乡氛围浓郁、工业文明显著。但江心洲现状功能较为单一,定位缺乏特色,参与到城市发展、城市建设的程度与其丰富的资源数量和资源类型不相匹配,在面对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时,其交通条件也迫切需要进一步改良。综合以上问题,本文以保护江心洲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提出生态型江心洲、产业型江心洲和综合型江心洲三种开发利用模式。生态型江心洲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任务,延伸出生态保育、生态旅游和生态休闲三种利用策略。产业型江心洲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产业进步为主要任务,延伸出港口基地和产业园区两种利用策略。综合型江心洲开发程度高、功能集中,但对生态环境干扰较大,因此本文建议广州市不再开发新的综合型江心洲,仅对现有的几处江心洲进行优化提升和拓展开发。在制定合理的利用策略后,本文对江心洲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要素进行了研究。江心洲的景观规划设计首先需完善交通系统,其中包括增加对外交通设施、组织内部路网及完善公共交通体系三个层次。其次要为江心洲营造稳定的地形条件,通过弹性的景观设计手法,在顺应河流规律的同时保证江心洲地形的稳定和人群活动的安全。最后需打造鲜明的洲岛特色,从适应自然环境、延续历史文脉、反映地域文化三个方面着手,并为制定准确合理的功能定位,以最大程度发挥江心洲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