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程式语在语言习得与输出中的作用和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程式语被广泛视为第二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书面语中常常不能恰当运用。鉴于此种现状,本研究将通过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与本族语者语料库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学习者议论文中程式语使用特点进行研究。本研究的数据来源是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和英语本族语作文语料库LOCNESS,研究对象是从两个语料库中选取的部分议论文。本研究的主要分析工具是语料库分析软件WorsSmith Tools,它可以自动检索出语料库中所有三词至六词长度的词块,此外,人工筛选可以帮助去除无效词块。根据Nattigner and Decarrico的理论体系,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将词块分为四大类型:短语架构词块,多元词词块,句子构建词块,习俗语词块。本研究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方法。一方面,定量研究结合定性研究可以分析中国高等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学习者在议论文中使用程式语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异同;另一方面,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可以研究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此研究尝试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1.与本族语相比,中国高等英语学习者在议论文中使用程式语有哪些特点?1)本族语学习者在议论文中使用程式语有哪些特点?2)中国高等英语学习者在议论文中使用程式语有哪些特点?3)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影响中国高等英语学习者学习使用程式语的因素有哪些?统计数据表明,程式语频繁地出现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及本族语者的议论文中。其中,三词词块使用数量最多出现频率最高,而六词词块使用数量最少出现频率也最低。另外,两个语料库中都大量出现短语架构词块、多元词词块、句子构建词块和习俗语词块这几种不同类型的词块。其中,多元词块所占比例最大而习俗语词块所占比例最小,短语架构语块和句子构建语块居中。此外,研究发现高年级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较长较半固定的短语,而低年级的学生频繁使用较短的固定短语。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程式语的能力远远不及本族语学习者,他们存在超用或者少用的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可能原因是母语负迁移、程式语输入不足等。由于人工筛选语块的过程中的主观判断以及研究者自身能力的局限性,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及目前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中程式语的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