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产区山葡萄酒酵母5.8S-ITS区RFLP分析和优良酿酒酵母菌株选育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0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酒酵母菌是葡萄酒酿造中重要的微生物,其多样性和分类鉴定是选育优良酿酒酵母菌种的关键和基础。从葡萄品种原产地的土壤中筛选出可以充分展现该品种个性、土壤特点、地域特性的酵母,可以帮助酿酒师酿出风格独特、又有品种典型性的葡萄酒。东亚种群的山葡萄,浆果本身酸高、含糖量低的特征及发酵季节温度低的特点决定了其酵母菌群与欧亚种的差异及酿造工艺的特殊性。针对这种现状,研究山葡萄相关酵母多样性,分离出特殊的能耐低pH、耐低温的酵母,保持山葡萄酒具有独特的风味、营养和资源环境特点且可以解决经常出现的发酵中止问题。选取在该产区代表性的长白山酒厂及通化天池酒厂进行菌种采集工作。应用WL培养基初步分类采集菌种,选取有代表性酵母菌的纯培养,通过5.8S-ITS区的PCR/RFLP分析对所筛选菌种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所有被鉴定属于酵母属的菌株用来做下一步的菌种筛选。确定适合该产区特定葡萄品种、生态地理条件及工业条件、具有鲜明风格特征的优良酵母菌菌株。通过本试验得到以下结果:1.试验表明,WL培养基可以区分大多数山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出现的酵母菌,可以用于发酵过程菌群动力学研究。2.本试验菌株收集工作中共得到山葡萄酒酵母298株,所有菌株在WL培养基上培养5d所形成的菌落根据其颜色和形态共分为11类。3.根据5.8S-ITS区RFLP酶切图谱,山葡萄酒自然发酵整个过程中酵母菌的酶切图谱包括19个类型,PCR产物大小范围为490~880 bp。4.本试验从山葡萄浆果表面共得到42株酵母菌,共得到5种不同的酶切类型。5. 79株备选酵母属菌株经过筛选,得到了能够耐低温、耐低pH发酵且最终酒的感官质量及香气均优于对照活性干酵母SK102的菌株1-H-3。通过本试验,对东北产区山葡萄酒酵母菌群多样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得到了工艺学性状及发酵性状优良的葡萄酿酒酵母菌株1-H-3,其能够在低pH及低温逆境中发酵且酒的感官质量优良。
其他文献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本文以260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差序式领导-自我效能感-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路径,并进一步分析了雇佣关系氛围和组织结构有机性的调节
<正>家庭定地养蜂和小蜂场常使用"自然王",而大蜂场常使用"人工王",两者的优势和特点各说不一。本人参考有关书刊资料和经过对比饲养分析认为,自然王主要是不能与本蜂场的换
期刊
<正>1"功"(1)协助选用优良蜂种:定地饲养中蜂的蜂场在育王时节,大多事先选择专门培育种用雄蜂的群,为了达到养蜂人的目的,在处女王交尾期内,一律把不需要雄蜂的群安插上巢门
期刊
《致众士兵》是1860年11月他离开那不勒斯时对众士兵发表的告别辞,演说情真意切,充分表达了这位革命家不屈不挠的坚毅决心,体现出他无畏的战斗风格。
土壤可蚀性因子(K)是进行坡面土壤侵蚀预报的重要参数,随着耕作制度、管理方式及侵蚀强度的变化,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机械组成出现较大差异,导致了K值发生变化。为提高土壤
针对传统气割方法与气割设备存在的缺陷,为提高精度和使其具有多种功能,采用齿轮齿条结构和磁吸式的设计思路,设计出精度高且便携带、易操作的磁吸式多功能气割规。详细介绍其结
以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当年新生小球茎为材料,在MS+0.5 mg/L BA+1.0 mg/L NAA+7%CM(椰乳)培养基上进行初代培养,再转入MS+5 mg/L BA+5 mg/L NAA中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黑暗条件下
<正>蜜蜂是营造群体生活的昆虫。现代养蜂生产,蜂场根据需要和蜂群群势,在外界有蜜粉源流蜜的情况下,将1群蜜蜂快速分为2群或多群,可实现蜂群的
遗址具有突出的历史内涵与文化价值。遗址的保护,不仅是指对遗产本体的保护,还要通过规划等各种有效手段来保护遗址周边环境。文章以大唐西市保护与规划为例,通过对大唐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