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南北朝后期的江左文学为研究对象,以侯景之乱、江陵之祸、隋朝灭陈三次战争为切入点,意在探究这三次战争中江左文学发展的相关规律,并进一步探索宫体诗受战争影响波动与变革的原因。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论述侯景之乱对江左文学的影响,即宫体诗人群的溃散与梁朝诗歌之变。第一节交代侯景之乱前梁朝宫体诗的形成及艺术特点。第二节论述侯景之乱时,江左文人在战乱中的命运流变,及其导致的宫体诗发展困境。第三节以萧纲、萧绎、庾肩吾、阴铿的诗歌为代表,分析侯景之乱导致的宫体诗人创作变化。第二章,论述江陵之祸对江左文学的影响,即文人地域流变与诗歌之变。第一节提出:侯景之乱后的梁朝文学出现了短暂复兴。因江陵之祸爆发后,江左文人分流入陈朝与北朝,所以本章第二、三节分别论述江陵之祸后江左文学在南北两地的发展。江左文人入陈初期,创作了一些离乱诗歌,后期继续进行宫体诗创作。他们的宫体诗比梁朝更加艳丽颓废,悲剧色彩更重。入仕北朝的江左文人也继续创作宫体诗,但褪去浮艳,更显清新。在他们反映乡关之思的诗歌中,其内容融入了对国破家亡的感伤、对梁末历史的反思、对入仕新朝的屈辱与迎合,其情感则增加了沉重的愁绪和凝重的历史感。第三章,论述隋朝灭陈对江左文学的影响,即江左文人整体入北后的诗歌之变。第一节论述江左文人入隋初期的诗歌多反映亡国之悲、南冠客思。第二节论述江左文人在炀帝朝的宫体诗创作。他们延续了业已形成的创作习性,又在炀帝的带领下,将宫体诗写得开阔爽朗、清新自然。第三节论述宫体诗风变革向关塞诗的延伸。江左文人入隋后的关塞诗,将精工整饬的形式美与刚健硬朗的情思结合,预示着一种大气圆融的唐诗气象先期萌动。本文对南北朝后期三次战争与文学发展的关联,作如下评价:三次战争对江左文学的影响,主要是宫体诗在梁、陈、隋三代的波动性发展;三次战争中,宫体诗的发展虽然有起伏,但其基本态势是呈推进性发展的;宫体诗在三次战争中推进性发展的原因,是诗人受到环境刺激和个人心理变化,从而产生创作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