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编码长链RNA-LINP1在膀胱癌进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qing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膀胱癌(Bladder cancer)是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年上升,而且膀胱癌较高的复发率导致其预后较差。近年来,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恶性肿瘤的发生进展过程,以及后期的预后和耐药性起到重要作用。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LINP1与肿瘤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LINP1在不同的肿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LINP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尚无人研究。因此本课题希望探索LINP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膀胱癌生长侵袭进展影响,初步探讨LINP1调控膀胱癌的相关通路,研究膀胱癌的发病机制,对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LINP1在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2.纳入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集的10例膀胱癌患者新鲜膀胱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膀胱组织,应用qPCR技术检测LINP1的表达情况;3.构建LINP1过表达质粒,瞬时转染膀胱癌细胞株5637及BIU87,应用qPCR技术检测LINP1表达量,检测过表达效果;4.构建干扰片段SiRNA-LINP1,转染膀胱癌细胞株5637及BIU87,用qPCR检测LINP1表达量,检测干扰效果;5.瞬时转染LINP1过表达质粒和干扰片段SiRNA-LINP1至膀胱癌细胞株:(1)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的变化;(2)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6.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对比稳转LINP1-5637和稳转NC-5637的miRNA、LncRNA和mRNA的表达,预测ceRNA网络和与LINP1可能相互作用的相关信号通路蛋白;7.通过双荧光素酶验证LINP1与hsa-mir-148a-3p的结合;8.通过WB法检测过表达LINP1和干扰SiRNA-LINP1对膀胱癌细胞株中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和EMT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9.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三组及以上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研究结果1.GEPIA数据库显示LINP1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上调;qPCR检测发现10对膀胱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LINP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较癌旁正常组织高表达;2.瞬时转染LINP1过表达质粒至膀胱癌5637和BIU87细胞株,5637可以有效上调LINP1表达水平,BIU87则表达下调;3.干扰片段SiRNA-LINP1转染膀胱癌细胞株5637及BIU87,5637和BIU87均下调LINP1表达;4.细胞功能实验表明下调LINP1的表达可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而过表达LINP1可以增强膀胱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5.miRNA和mRNA测序结果:过表达LINP1后,买Wnt通路的miRNA明显增加,其中hsa-mir-148a-3p明显上调并靶向Wnt1蛋白。6.双荧光素酶试验:LINP1是靶向结合hsa-mir-148a-3p。7.WB结果表明上调LINP1明显增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Wnt1蛋白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同时增加了而EMT通路蛋白中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下调LINP1后减少了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Wnt1蛋白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同时也减少了 EMT通路蛋白中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膀胱癌细胞株过表达LINP1后加入mir-148a-3p,会抑制Wnt1与β-catenin 蛋白表达;干扰 LINP1 后再抑制 mir-148a-3p,出现 Wnt1 与β-catenin蛋白表达增多。研究结论1.LINP1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LINP1在膀胱癌中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3.LINP1表达水平与Wnt1的表达水平有间接关系,主要呈正相关;4.LINP1作为mir-148a-3p的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间接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Wnt1蛋白表达,进而调控EMT通路改变膀胱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PIVH)是早产儿的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或遗留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仍是目前临床上的棘手问题。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床边脑功能监测手段,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比较没有脑损伤的早产儿与发
学位
学位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痴呆,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β淀粉样蛋白斑块在细胞外聚集形成老年斑是其主要病理特征之一。迄今,Aβ级联反应仍是解释AD病理机制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研究发现,Aβ在脑内异常聚集并堆积产生的神经毒性可使神经元损伤以及认知功能损害,同时可刺激胶质细胞异常激活,促使促炎因子IL-1β、TNFα等表达
背景:钬激光、绿激光、铥激光等相关术式越来越多应用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相比,其安全性和疗效性已得到肯定,而有关激光治疗BPH术后尿控
学位
第一部分:Ⅰ型干扰素通路在胆道闭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目的]围产期病毒感染诱发肝脏免疫失衡是胆道闭锁(BA)发病原因之一,但是Ⅰ型干扰素通路在胆道闭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不清。在胆道闭锁的发病机制中,分泌干扰素-γ的CD4 T和CD8 T在汇管区和胆管上皮沉积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程序性死亡1(PD-1)信号抑制T细胞功能。然而,PD-1是否调节BA中T细胞的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探索Ⅰ型干扰素通路在B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血浆酰基肉碱特征及其临床表型的关联性。方法ASD组患儿为2014-2019年就诊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心理门诊的患儿,符合以下纳入标准:DSM-5、ADI-R及ADOS,年龄介于1~14岁。ASD组:根据发育商(DQ)或智商(IQ)得分高低分为高功能组(≥70分)和低功能组(<70分);根据孤独症评定量表得分高低分为重度组和轻中度组;根据有无倒退现象分为
学位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死亡率居第二位。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探索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有助于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最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有研究表明TCP1复合物伴侣蛋白(Chaperonin containing TCP1complex,CCT)在乳腺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