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随之而来是资源的进一步紧缺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处于极限状态,发展绿色建筑的理念逐渐成为了社会的共识。传统粗放的建筑业亟需走出一条创新、集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绿色化改造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其作为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尤为必要。但目前我国对绿色化改造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化改造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项目的可持续性亟待改善,迫切需要对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项目进行可持续性后评价,以监督项目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同时获得反馈信息为决策层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绿色化改造相关理论以及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将可持续性后评价这一项目管理理论引入绿色化改造项目的研究中,奠定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项目可持续后评价的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可持续性后评价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并选取实例对该理论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深入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梳理绿色建筑,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和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后评价的内涵,为建立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二)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构建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分析了绿色化改造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明确了其评价的基本内容,初步选择了能够反映绿色化改造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采用德尔菲技术对指标进一步筛选,最终确立了以经济合理性,社会协调性,生态友好性,运营管理效率四个维度下的13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三)在评价方法上,本文选取了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并以熵权法这一客观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考虑了主客观因素,建立了基于熵权-可拓理论的评价模型。本文最后以上述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郑州市的一座办公楼绿色化改造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后评价,得出该项目的可持续性等级为较好,与其运营后所取得的社会反响基本一致。通过案例研究表明,本文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能够对其可持续性能力进行描述,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并基于此,提出了一些提高绿色化改造项目可持续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