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139-5p/Flt1/Wnt/β-catenin调节轴与胶质瘤进展关系的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hc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高级别胶质瘤侵袭性强,临床预后差。虽然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应用于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但其中位生存期仍只有9-12个月[1]。随着近年来基因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基因水平对胶质瘤进行防治已成为新的突破点[2]。因此,基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新型诊断和治疗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Fms样酪氨酸激酶1(Flt1),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是以全长跨膜结构为特点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以往认为Flt1主要存在于血管内皮,通过与VEGF的结合,参与血管的形成、侧支循环的建立以及伤口的愈合等重要的生理过程[3]。同时,Flt1也是PIGF的受体之一,通过与PIGF的结合参与胚胎发育等过程。由于Flt1在血管形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关于抗VEGF/VEGFRs治疗方案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4]。随着对Flt1的深入研究,发现在很多实体肿瘤细胞亦有Flt1的表达[5],这些细胞表达的Flt1不仅影响肿瘤的血管形成,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6-8]。但高表达的Flt1对胶质瘤细胞的具体作用仍不清楚。Wnt/β-catenin是一种保守的信号通路,其在包括胶质瘤在内的许多肿瘤中发挥关键作用[9-12]。Wnt1接受信号激活后诱导GSK-3β磷酸化成p-GSK-3β,导致β-catenin在胞浆中聚积,随后转运至细胞核中,与转录因子TCF/Lef-1相互作用,进一步调节下游相关靶基因的表达,参与肿瘤的生长、迁移和血管生成等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有文献报道Flt1的激活可能是恶性胶质瘤进展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的基础[13]。micro RNAs(miRNAs)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些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靶基因3’端非翻译区,导致靶m RNA的降解或低表达,从而发挥其抑癌或促癌的生物学作用[14]。miR-139-5p是今年来备受关注的miRNA之一,其已被发现在结肠癌、小细胞肺癌、肝癌等多种肿瘤中低表达,并对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具有明确的抑制作用[15-17],但其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并未明确。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探讨了miR-139-5p对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运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26例胶质瘤标本、12例正常脑组织标本和5种胶质瘤细胞系中miR-139-5p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miR-139-5p在胶质瘤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比正常脑组织显著降低。第二部分,主要探讨miR-139-5p对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使用miR-139-5p模拟体转染U87和LN229细胞以提高胶质瘤细胞内miR-139-5p的含量。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法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运用流式细胞仪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通过裸鼠荷瘤模型检测miR-139-5p对肿瘤体内生长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血管拟态实验(VM)检测U87细胞的血管拟态现象;运用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39-5p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并阻滞胶质瘤细胞周期于G0/G1期,从而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同时miR-139-5p能有效抑制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miR-139-5p能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过表达miR-139-5p可以减少U87细胞血管拟态现象和胶质瘤细胞上皮间质化现象。第三部分,为探讨miR-139-5p对胶质瘤细胞恶性表型抑制作用的机制,我们检测了miR-139-5p的靶基因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生物信息预测网站的检索,发现Flt1可作为miR-139-5p的潜在靶基因。随后,发现miR-139-5p模拟体转染组中Flt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裸鼠移植瘤组织miR-139-5p治疗组中Flt1蛋白的表达量也明显降低,表明miR-139-5p能有效抑制Flt1基因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miR-139-5p和PGL3-Flt1-3’UTR-wild质粒共转染能显著抑制荧光素酶活性,降低荧光强度,表明Flt1是miR-139-5p的直接靶点。为探索Flt1基因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我们首先通过PCR和IHC我们发现Flt1在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可能起到促癌基因的作用。随后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法、PI染色法、Transwell实验、血管拟态实验和western blot等进一步观察Flt1对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敲低Flt1能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血管拟态和上皮间质化现象。为了更深入地探索miR-139-5p对胶质瘤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是否是通过抑制Flt1的表达来实现,我们构建了Flt1的过表达质粒(不含3’UTR)GV230-Flt1,并将其与miR-139-5p模拟体共转染U87和LN229细胞,观察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血管拟态和上皮间质化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Flt1能逆转miR-139-5p对胶质瘤细胞恶性行为的抑制作用。第四部分,通过western blot进一步探索miR-139-5p/Flt1对胶质瘤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敲低Flt1的表达,能下调Wnt1、β-catenin和p-GSK-3β蛋白的水平,同时上调GSK-3β蛋白的水平。因第三部分实验证实Flt1是miR-139-5p的直接靶点,故我们推测miR-139-5p能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活性,随后通过western blot发现,过表达miR-139-5p可下调Wnt1、β-catenin和p-GSK-3β的含量,上调GSK-3β的含量。最后,通过GV230-Flt1与miR-139-5p模拟体共同转染U87细胞,发现Flt1同样能有效逆转miR-139-5p对Wnt/β-catenin通路的抑制效应,表明miR-139-5p可以通过下调Flt1的表达调节Wnt/β-catenin通路的活性。结论: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miR-139-5p在胶质瘤中低表达,能通过直接结合Flt1基因的3’UTR区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血管拟态和上皮间质化现象。同时,miR-139-5p能够调节Flt1介导的Wnt/β-catenin通路的活性。
其他文献
民办学前教育的政府规制包括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民办学前教育政府规制面临经济性规制不足、社会性规制不完善等问题,包括准入机制不完善、退出机制缺失、价格机制失灵
阿訇是传统回族社会的宗教领头人,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回族社会出现世俗化倾向,阿訇社会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徘徊在神圣与世俗之间。以社会角色理论和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为
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坪山河流域1990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土壤普查资料和降雨数据,利用长周期水文影响评价模型(LTHIA),以TP、TN为评价指标,对非
<正>甲磺酸阿帕替尼片(apatinib,商品名:艾坦)是一种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抑制剂,主要作用机制是高度选择性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断血管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近年来关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随着目前中国与老挝在经济、文化等上的交流加深,越来越多的老挝学生开始来中国留学学习汉语。但是,由于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老挝留学生在汉语学
降钙素原(PCT)属于一种非常敏感而且特异性较高的血清标志物,可以作为诊断脓毒症、严脓毒症、脓毒症休克的较为有效的指标,而且对于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鉴别
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英译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在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为世界人民熟知的过程中,如何保留史诗中关于藏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如何忠实于博大精深的佛教思想
人民日报社报刊综合业务楼项目主楼采用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抗压桩,副楼及纯地下车库部分采用筏板基础,对部分抗浮不足部位采用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抗拔桩。介绍了’该项目工程桩设计
目的: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生命现象,是高度保守的自我消化过程,在维持正常细胞的内稳态及细胞内蛋白质代谢的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FIP200(focal adhe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