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数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模型设计及应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摸索适宜基础护理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临床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和精神,缩短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能真正应用到病人身上。   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河北医科大学2007级护理中专和大专两个教学层次学生共130名,中专学生64名,大专学生66名,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师操作示范方式,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并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中专及大专实验组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分析、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和组织、主持活动的能力;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创作或创新能力;护理技术的综合能力;护理患者的能力等。采用访谈法对大专及中专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掌握各项护理基本技能所需平均时间进行调查了解。所获数据录入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建立的数据库,采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   1、理论成绩考核结果比较显示:①中专实验组口腔护理、无菌技术操作、导尿术、肌肉注射法及静脉输液法的理论测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鼻饲法的理论测试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②大专实验组口腔护理、无菌技术操作、鼻饲法及静脉输液的理论测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导尿术、肌肉注射法的理论测试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③大专实验组与中专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大专实验组理论成绩较中专实验组有升高的趋势。   2、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示:①中专实验组肌肉注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无菌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大专实验组导尿术、静脉输液法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大专及中专实验组掌握各项护理技能操作的平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4、对于大、中专实验组学生各项能力调查共发放问卷68份,回收有效问卷68份,有效率100%。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分析、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和组织、主持活动的能力;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创作或创新能力;护理技术的综合能力;护理患者的能力得到提高。   结论:   1、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方面效果很好,同时,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在自主学习、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且任务驱动型教学法能拓宽知识面,锻炼思维,增强师生、同学间的沟通与合作。   2、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设计有其实用性及可行性,值得在今后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郑州市0-6月龄二胎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为管理者和以后研究者制定干预措施、提高二胎婴儿早期纯母乳喂养率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为民"的观点,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求在新时期条件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的宗旨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权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