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CMOS包络放大器芯片设计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406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通信技术已全面进入4G时代并已开始朝着5G通信进军。由于频谱资源的限制,现代无线通信技术采用高峰均比的非恒定包络调制方式以获取高数据率。然而高峰均比的信号导致通信发射机中功率放大器长期工作在低效率的功率回退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时下研究热点之一。包络跟踪技术作为一种动态电源调制技术,能够明显改善功率放大器回退区效率。包络放大器是包络跟踪功放系统中的关键模块,其为功率放大器提供动态调制的电源,它的效率直接决定了包络跟踪功放系统的性能。与此同时,模拟CMOS技术日趋成熟,已成为民用通信集成电路领域必不可少的工艺基础。包络放大器的CMOS片上实现已成为未来包络跟踪技术应用于微型基站和低功耗移动设备的必然趋势。本文对CMOS包络放大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重点着力于提高包络放大器效率,本文主要工作为:1.对包络跟踪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结构以及对功率放大器效率提升的原理。简述了包络放大器的几种常见电路实现结构,并分析其各自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2.对混合式包络放大器结构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结构和效率,讨论了其在各个工作状态下的电路原理,进行了必要的公式推导和理想功能性仿真。3.基于Globalfoundries 0.18um CMOS工艺,采用混合式包络放大器结构,设计了一款用于5MHz WCDMA包络跟踪应用的包络放大器。测试结果表明其在3.3V供电下实现了27.5dBm输出功率和74%的效率,其功耗为24mW,芯片面积为0.5mm2,各性能参数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4.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式包络放大器结构,其在传统混合式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额外的开关级与原开关级并联,讨论了其工作原理和效率,其效率相比于传统混合式结构获得了提升。然后基于TSMC 0.18um CMOS工艺,采用该改进结构设计了一款用于10MHz LTE包络跟踪应用的包络放大器。仿真结果表明其在3.3V供电下实现了28dBm输出功率和84.6%的效率,相比于传统结构效率提高了8%。其功耗为35.2mW,芯片面积为0.9mm2,各性能参数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其他文献
在常见的机械设备中用轴传动传递动能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将轴传动设备的两个轴线对中,是保证轴传动设备高效运转的基本保障。如果同轴度超出所要求的范围,设备的正常运
基于光纤延迟线的实时延时技术有效克服了相控阵雷达在宽带宽角扫描情况下出现的波束偏移和脉冲展宽问题。随着光纤光栅写入技术的成熟,光纤光栅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和光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的视频监控领域带来了巨大的革命,数字视频监控技术取代传统的模拟监控技术,可以获得质量更佳的视频图象、更强的应用功能。本课题针对特殊监控工
近年来,由于信息量的快速增长和灵活的网络需求,如何提高现有光纤通信系统的通信容量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作为波分复用(WDM)系统重要设备的传统掺铒石英光纤放大器(EDFA)的带宽
碳化硅(SiC)是一种新型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相比于Si、Ge等传统的半导体材料,SiC具有禁带宽度大、击穿电压高、热导率高、电子饱和漂移速度高、电子迁移率高、热导率高、介电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是一个人们关注的热点,因为它对于应变、温度等物理量的敏感性,被普遍地运用到了许多领域。由于它能够对光波进行波长编码的特点,所以波长技术解调
在参与系统需求分析阶段的实践中发现沟通的重要性,指出需求分析的各方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系统需求分析阶段的沟通原则与技巧。
电阻点焊工艺在车身制造过程中所占比重极大,是汽车制造的重要连接工艺,但大量的热镀锌板被应用于车身制造过程中造成点焊热镀锌钢板电极磨损极其严重,电极消耗成本增加。目
随着航空航天、船舶工业、大型装备制造业等多个行业的不断发展,大型机械装备的零件尺寸达到几百毫米到几米,对零件装配的定位精度达到几十微米以下。在装配应用中,大多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