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安纳拉唑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口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分子中含有一个硫原子手性中心,为R构型。主要通过与胃壁细胞分泌小管表面的H+/K+-ATP酶作用,抑制胃酸分泌过程的最后一步,从而发挥药效。临床拟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研究表明,此类质子泵抑制剂在人体中的吸收受食物影响较大,从而影响药效。因此,研究食物对安纳拉唑的药动学影响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简便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安纳拉唑,并将验证后的方法应用于评价高脂餐对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单次口服安纳拉唑钠肠溶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本方法的难点在于安纳拉唑的定量分析方法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方法为首创。以d3,13C-安纳拉唑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以Extend C18(100 mm×4.6 mm,3.5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含0.005%氨水的5 mM醋酸铵-乙腈(60:40,v/v),流速为0.7 mL·min?1,等度洗脱,进样体积为10μL,样品分析时间为3.5 min。采用AB Sciex Triple Quad5500型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正离子监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 m/z402.2→242.2(安纳拉唑)和 m/z406.2→246.2(内标d3,13C-安纳拉唑)。安纳拉唑的药动学研究也未见相关报道。本临床试验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将14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成A、B两组。第I周期A组受试者空腹口服试验用药,B组受试者开始进食高脂高热量早餐后30分钟口服试验用药;第Ⅱ周期是在首次用药后第7天两组受试者交叉服药方式。两周期均采用单次口服给药方式,给药剂量均为40 mg。最后采集血样获得血浆样品。 结果安纳拉唑定量分析在5.00~3000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定量下限可达5.00 ng?mL?1。待测物每一浓度水平的QC样品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8%,准确度(RE)在?5.9~1.2%之间,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相关要求。空白血浆样品的色谱图中背景干扰很低,安纳拉唑和同位素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41 min和2.37 min,两者保留一致。容量因子约为0.61。本方法成功应用于14名健康受试者空腹及高脂餐后口服40 mg安纳拉唑钠肠溶片的药动学研究。受试者空腹给药后Cmax为(1020±435)ng·mL-1,AUC0-t为(2370±754)h·ng·mL-1,高脂餐后给药后Cmax为(538±395)ng·mL-1,AUC0-t为(1610±650) h·ng·mL-1。与空腹给药相比,饮食条件下安纳拉唑的Cmax降低约47%, AUC0-t降低约32%。结果表明,进食会减少安纳拉唑在人体中的吸收。 结论本实验首次建立了采用稳定同位素内标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安纳拉唑,并进行了完整的方法验证。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便、易操作的特点,首次应用于安纳拉唑的人体药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