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团结观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198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很多重要场合中,多次强调团结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有关团结的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举措,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党内团结,党群团结和民族团结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逐步形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党内团结、党群团结和民族团结的总体思路,这可以凝聚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习近平团结观的形成有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习近平团结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有习近平团结观形成的国际背景和习近平团结观形成的国内背景。习近平团结观形成的国际背景是当前我国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习近平团结观形成的国内背景是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我们所面临的国内挑战。习近平团结观的理论来源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团结观、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团结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习近平团结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团结的重要性:“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第二,党内团结:“加强中国共产党全党的团结”。打铁还需自身硬;坚定理想信念;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中央权威。第三,党群团结:“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第四,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做好民族地区的稳定工作;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好宗教工作。习近平团结观具有明显特征:第一,时代性。第二,创新性。第三,开放性。习近平团结观的当代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团结观。第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四,为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团结工作还依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对于这些问题,必须着重进行解决。习近平团结观为加强党内团结、党群团结和民族团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加强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协力地朝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奋勇前行。由此,对习近平团结观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融资服务,是孵化器的重要功能。本文提出由孵化器引入政府信用,整合各种信用资源,构建孵化融资平台的具体营运方式。通过比较孵化融资平台构建前后的融资效率,讨论了融资平台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猪囊尾蚴病的研究。本文就猪带绦虫基因组学的研究近况及猪囊尾蚴病的候选疫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