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双重性”民族性格研究——以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为例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民族以其独特的“双重性格”著称于世,区别于其他民族。矛盾、好走极端、摇摆的性格在俄罗斯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乃至整个俄罗斯文化都呈现出以“二元论”为基调的“双重性”,“双重性”涉及俄罗斯民族的本质特征和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本文致力于研究俄罗斯民族性格中最根本的矛盾、摇摆和好走极端,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引言中概括地介绍了研究的意义、对象、目的、方法和文章结构。   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民族性格”的概念出发,阐释了民族性格与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的相互关系和有关俄罗斯民族心理及“双重性”民族性格的基本理论;第二章在明确“双重性格”的基本定义、文化符号和具体表现的基础上,从安·巴·契诃夫和他笔下的“小人物”身上探寻“双重性格”的文化表征,着重介绍了契诃夫的“双重创作风格”、这位“双面文学大师”的“双重人生”和他笔下的“小人物”形象;第三章以契诃夫一生的文学创作活动为经,以他笔下的“小人物”类型为纬,详细分析了契诃夫于不同时期塑造的“小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双重性格”,从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形象看整个俄罗斯民族的“双重性格”。   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双重性”是俄罗斯民族的灵魂,是俄罗斯民族与众不同的最强表征;2)“双头鹰”标志是俄罗斯民族“双重性格”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矛盾、摇摆和好走极端是俄罗斯民族“双重性格”的具体表现;3)无论是在安·巴·契诃夫本人身上,还是在他笔下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身上,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整个俄罗斯民族的“双重性格”。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以俄罗斯民族最独特的“双重性格”为研究对象,阐释它的基本含义、文化符号和具体表征;2)以安·巴·契诃夫和他笔下的“小人物”为例,看整个俄罗斯民族的“双重性格”。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外语学习者的英汉辅音产出和感知习得情况,并运用比较实验研究方法探究了如下几个研究问题:1.中国外语学习者在何种程度上正确的感知产出汉语辅音?2.中国外
随着世界电影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电影在世界舞台上的日益兴盛,中外电影交流成为了跨文化交流日益重要的篇章。电影字幕翻译也随之受到翻译界的强烈关注和重视。就外国观众而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