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材定向开纤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aodai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纤维的生产加工技术作为当下竹材高值化利用的研究热点,其理论研究以及工业化推进对于竹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竹纤维加工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蒸煮锤击或化学机械法为主体的长竹纤维生产格局,目前关于竹纤维的制备方法数量不少,且都各具特色,但是这些制备方法大都是针对个体试验进行归纳总结获得的经验方法或理想化模型,缺乏理论基础和普遍性实验数据支撑。此外,目前针对成纤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纤过程中竹材表面形态变化及开裂的宏观唯像分析上,而鲜有从竹材内部组织结构纤维化角度进行的。因此对竹纤维分离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竹纤维开纤方法的持续改进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一种定向开纤的方法已在竹纤维加工中获得应用,其生产工艺简单,加工效率高,生产的竹纤维质量好,已经开始应用于家具制造、汽车内饰复合材料等领域。但涉及该方法的研究结果鲜有报道,理论研究比较欠缺,其开纤机理尚不明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力学分析建立了开纤模型,并引入了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采用密度值来表征定向开纤过程中竹材的组织结构变化情况,研究了开纤辊次对竹材开纤的影响,初步揭示了定向开纤机理,为开纤工艺的优化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完成了竹材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竹材抗压强度和竹纤维体积分数的关系,获得了竹材径向抗压性能以及纤维体积分数随竹龄和部位的变化规律。(2)通过分析单辊次竹材的受力情况并结合竹材的细观结构特征建立了定向开纤的力学模型。(3)为满足试验目标要求,优化了定向开纤参数,并组装了试验机,进行了开纤试验。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研究了竹材开纤进程,并结合CT(计算机断层扫描)值和密度值拟合模型探讨了定向开纤的成纤机理和适宜的开纤辊次。(4)进行了竹材定向开纤效果分析的实验,研究了不同软化条件以及竹材含水率对竹纤维的性能影响,同时分析了软化工艺参数和含水率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了软化工艺参数的最优选择,即真空时间1h,增压时间4h,增压压强1.8MPa。
其他文献
Cf/SiC点阵复合材料凭借轻质、隔热、承载“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强大优势,已经成为航空航天飞行器热防护系统和热端部件的研究重点和关键,特别在航空航天近空间超高声速飞行器
空气是主要使用的气体绝缘介质之一,目前对常压下非均匀场中的空气隙放电机理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但是低气压下空气隙放电特性及初始电子对空气隙放电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
目的(1)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斑点蛋白110(Speckled protein110,SP110)和雌激素相关受体β(estrogen-related receptor bata,
背景:肺炎是终末气道、肺泡、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因素导致,但病原体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流行病学分类,肺炎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在入院后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2016年的《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提到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初始治疗失败的情况,初始治疗
红楠、刨花楠、浙江樟是重要的珍贵树种,本文以红楠、刨花楠、浙江樟一年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5种基质(黄心土、泥炭、锯末)配比对苗木株高、地径、生物量的生长和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3种珍贵树种容器苗培育的基质配比,为优质容器苗的培育提供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基质配比对3种珍贵树种容器苗株高生长有显著影响,红楠和刨花楠株高均以A2(黄心土︰泥炭︰锯末=60︰20︰2
本文以位于杭州市的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在6:00至18:00内,分别采用人工观测的方法测定了相同海拔中五种典型林分(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针叶林)和四种不同海拔(319m、360m、401m和440m)梯度上常绿阔叶林内1.5m处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以及温度和湿度环境等因子;采用长期定位观测的方法,测定常绿阔叶林内1.5m、6m、9m和21m高度处空气负离子
林地承包权的退出由于具有长久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可以提高林业规模经营的稳定性,让林业经营主体放心投资林业,有利于现代林业的发展。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的推进,山区农户分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农户分化程度的不同会影响到农户林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选择。对于山区农户来说,林地更多的是承担了山区农户的养老保障功能,林地养老保障依赖程度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农户林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选择。因此,本文试图研究农户分化、
黄河源区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畜牧业基地,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频繁的影响下黄河源区生态斑块破碎化加剧,景观连通性不断降低,对黄河源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以黄河源区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航拍影像和MODIS遥感影像从不同尺度获取高寒草地斑块信息,基于不同特征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的斑块空间分异情况,并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最小
我国非耕地上登记的除草剂品种近年来因抗性、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新型灭生性除草剂的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研究的化合物Y11049(建议名称:苯噻嘧草酯)是以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porphyrinogen oxidase,PPO)为作用靶标的新型嘧啶二酮类化合物。为明确Y11049的除草活性及作用特性,本文采用农药生测常规方法对其杀草谱、毒力、田间药效、环境因子影响及其作用特性开展了系统研究,
跨座式单轨属于中小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形式,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决定了未来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然而目前我国现有的跨座式单轨交通主要采用简支体系的PC(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跨径较小导致结构通透性差且后期运营维护量大,故本文考虑利用连续刚构体系的PC轨道梁来提高跨座式单轨在曲线段的跨越能力。由于现阶段我国对连续刚构曲线PC轨道梁的研究较少,国内也尚未有建成通车的线路,故本文针对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