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教育史上,政治与教育关系中政治的地位较为突出,历代教育家都从政治的角度来定位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自先秦时期儒、道、法等学派的"政教合一"的教育价值观和思想模式,以及后来"教本政末"、"教先政后",直至明清之际"政先教后"思想,教育与政治的和谐统一一直被历代教育家、思想家作为理想的教育模式和政治统治的良好方式.在此思想指导下,中国古代教育形成了政治化的特征.官学的兴衰随着政局和王朝的更迭而变化;私学自始至终都与政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学校的课程内容、教材都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作为教育政治化的集中表现,科举考试更是将教育与政治在制度层面统一起来,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政治化要求.这种种教育政治化的表现都是由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因此,教育政治化的产生具有充分的条件及其历史必然性;同时,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政治在古代教育发展中发挥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促进了古代文化教育的繁荣和政治文明的高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