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作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重大心血管疾病之一,它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引起器官损害的结果,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发现和识别出无症状的高危人群以及对亚临床期血管病变进行干预,是延缓和控制心血管事件的根本措施。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被作为评估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正发挥越来越重的作用。C反应蛋白(CRP)是体现炎症活动以及存在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研究揭示炎症可能是启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启动因子,而C反应蛋白(CRP)直接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促进粥样斑块炎症反应的发展,是心血管疾病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与危险因子。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冠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技术研究ABI、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评价上述检测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探讨其在CHD早期识别及病变监测中的价值。方法自2016年2月15日起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拟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2016年3月29日收集完毕,排除标准: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继发性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外伤、感染、糖尿病、肿瘤、严重的肝肾疾病患者及有可能引发CRP上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所有患者均行CAG。CHD的诊断标准为:至少一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根据造影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且根据SYNTAX评分结果将CHD组分为轻度(1-22分)、中度(23-32分)、重度(≥33分)3组。采用SPSS17.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或率表示,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各组中,年龄、性别、高血压、LDL-C、甘油三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非CHD组比较,CHD组ABI数值较低,hs-CRP数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轻度病变组比较,中、重度病变组ABI数值较低(P<0.05);与中度病变组比较,重度病变组ABI数值较低(P<0.05)。三组间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ABI和hs-CRP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并且是一种简易、有效、可以广泛普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