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粉寄生孢生态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x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白粉菌的重寄生菌——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quisqualisCes.exSchlecht.)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多样性、形态学、致病性及DNA多态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白粉寄生孢的生态多样性研究。从英国及国内10省区共采集白粉菌样本347份,鉴定结果为13属64种白粉菌寄生在44科109属140种植物上;其中,发现95份白粉寄生孢样本,寄生在9属35种白粉菌和26科49属54种植物上,自然发生率为27.4%。   研究发现白粉寄生孢的中国新纪录寄主植物有:菊芋(Helianthustuberosus)、香薷(Elsholtziaciliata)、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麻栎(Quercusacutissima)、苦豆子(Sophoraalopecuroide)、血满草(Sambucusadanta),萝藦(Metaplexisjaponica)、迷果芹(Sphallerocarpusgracilis)、山杨(Populusdavidiana)、鼬瓣花(Lamiumbarbatum、十大功劳(Mahoniafortunei),茼蒿(Chrysanthemumcoronarium)、紫茎泽兰(Ageratinaadenophora),土荆芥(Chenopodiumambrosioides)、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白粉寄生孢的中国新纪录白粉菌有:鼬瓣花白粉菌(Erysiphegaleopsidis)、污色白粉菌(Erysiphesordida)、歪头菜白粉菌(Erysipheviciae-unijugae)、黄芪白粉菌(Erysipheastragali)、托罗斯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taurica)。   统计分析发现菊科(Asteraceae)是白粉寄生孢的寄主植物中的优势科,重要值为64.8%;单囊壳属(Sphaerotheca)和白粉菌属(Erysiphe)是白粉寄生孢寄主真菌中的优势属,重要值分别为94.7%和60.6%。以上结果表明白粉寄生孢在我国有较宽的寄主范围和丰富的生态多样性。   2.白粉寄生孢的形态学研究。通过系统观察白粉寄生孢菌株的叶部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对不同来源的87个菌株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结果表明,白粉寄生孢在叶面上的形态特征符合白粉寄生孢属的特征,但在培养性状的表型上存在较丰富的多态性,主要表现在菌落生长速度、质地、颜色变化、产孢量等方面。   3.白粉寄生孢的致病性研究。以4种白粉菌为寄主真菌,通过离体叶片培养法测定了60株白粉寄生孢的致病力和毒力。聚类分析表明60个菌株可分为3个致病力类群,分别为较弱致病力A类群、中等致病力B类群和较强致病力C类群,其中,中等致病力菌株最多,占菌株总数的83.3%。进一步分析后发现,白粉寄生孢菌株之间的致病力分化与寄主植物密切相关,与地理来源不相关。同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综合分析后发现,白粉寄生孢的致病性分化与遗传分化存在一定相关性。   4.白粉寄生孢的DNA多态性研究。运用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分子标记对来自英国和我国部分地区的87株白粉寄生孢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证明白粉寄生孢种群内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多态性,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0个具有较高多态性的ISSR引物,共扩增出164条标记带,其中153条为多态性标记带。ISSR分析法所构建的树状图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4时将白粉寄生孢分为6个类群(Ⅰ、Ⅱ、Ⅲ、Ⅳ、Ⅴ、Ⅵ),其ISSR多态性与地理来源、寄主(植物、真菌)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对具有代表性的20个菌株进行rDNA-ITS和actin序列扩增,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分别在600bp左右和900bp左右。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不同菌株在ITS区的一致性为93.0%时,可分为4个类群;除HMLAC10069外,19个菌株在actin区的一致性为96.0%。从Genebank中下载部分国外的白粉寄生孢菌株序列,比较后发现,4个类群在ITS区分别与国外的一个或几个菌株聚为一枝;HMLAC10069与来自韩国的部分菌株在actin区聚为一枝,其他的19个菌株单独聚为一枝。与ISSR分子标记相结合后发现,不同的白粉寄生孢菌株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这种分化与地理来源、寄主(植物、真菌)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微量泵注射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静注呋塞米对难治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84例难治性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
目的:比较分析介入栓塞与开颅夹闭手术在脑动脉瘤临床治疗中所具有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8年7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40
目的:了解团体心理治疗对不同(农民工子女与非农民工子女)初中生群体自尊、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性方面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浦东南片地区农民工与非农民工中学生共126名,分别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自2017年1月到2018年7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经“随机”方法分组,50例为对照组,50例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精神康复期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病诊断标准,康复期精神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中医疏肝和胃汤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当研究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
目的:分析埃索美拉唑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方式及效果.方法:取56例P 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行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对照组28例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T A C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摘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38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
感染性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重症感染是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本文综述了针对重症感染患者感染优化抗感染的治疗方案需考虑的因素和策略,对提高临床
目的:研究局麻复合液与氨甲环酸联合应用于关节置换术中对术后镇痛及减少出血量的效果.方法: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60例患者资料,根据手术过程中是否在切口周围及关节囊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