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语境下中美电影战事叙事的比较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中国的战争电影对美国苏联战争电影有很多借鉴,并有所创新,曾经取得辉煌的成就。但是战争电影过于强调政治宣传作用,所以在叙事上有所顾忌,表现题材和手法有日益收窄的趋向。好莱坞大片所承载的更多的是娱乐功能,而承载主流价值观的电影往往由于电影急于宣教而对娱乐性并不太注重,赢得票房的同时力求与主流价值观合拍是中美两国电影界都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好莱坞战争电影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而我国的战争电影也在积极的探索,像《举起手来》、《南京!南京!》、《集结号》等高票房作品。但同时又遇到了一个问题影片本身观众和评论界褒贬不一的评论。如何通过良好的叙事既能赢得观众,又能弘扬主旋律成为中国战争电影面临重要问题。   按照大卫·波德维尔的叙事理论,叙事是由故事、情节、故事结构样式构成的整体。从这三方面入手对比分析《拯救大兵瑞恩》和《集结号》通过不同的寻找建构自己的故事,情节在故事建构起到不断提炼故事主题或者稀释故事主题,在叙事结构建立必然的因果联系或者偶发的因果联系。《辛德勒的名单》和《南京!南京!》分别就战争中人性的觉醒建构各自的故事,而情节对故事本事起到促进或消解的作用,而前者在叙事构架上因果密切联系,而后者却使因与果支离破碎。《无耻混蛋》和《举起手来》以恶搞的姿态来表现战争复仇故事,以复仇为主线建构故事,而在建构的过程中,情节有的与故事联系紧密,有的杂入大量无关的情节,从而冲淡了故事性,在叙事结构上有的对因果式线性叙事结构有所变化,有的简单化照搬,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其他文献
从现代汉语发展的历史来看,五四时期多被认为是现代汉语初步形成发展的时期,在西学东渐的社会大背景下,加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推动都催生了现代汉语的形成,这一时期的词汇发展
汪曾祺是20世纪40年代初走上文坛的作家,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他一度中断了他的文学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又重新走上了文坛,发表《受戒》以后开始受到文坛的广泛关注。评论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