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液膜体系在分离过程中的稳定性及传质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m_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化液膜分离技术由于具有快速、高效、流动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诸多领域。但是目前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其工业化进程,其中稳定性是关键问题之一。同时其传质过程本身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分别对实际萃取过程中乳化液膜体系的界面物理化学和稳定性理论,液膜体系的反应扩散机理和扩散传质机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在膜相中表面活性剂“有效浓度”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推导,提出了乳化液膜体系的界面状态方程,即 σ-σ0-RTLn(1+K’Csef) (4-5)而Csef为表面活性剂在膜相中的有效浓度,可由下式求出: Csef=Cs/1+K’Cs∞i (4.8) Cs∞i=6φwMsns∞m(1-φw)dp3,2 (4.9)并通过实验测定了吸附常数NS和K’。 对于表面活性剂液膜体系的膜相中同时含有载体时的界面吸附状况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计算液膜体系界面活性物质组成的公式: x2i=x2-(x1x2/RTnsi)((?)/(?)2T,P,m (5-17)并通过实验测定了膜相一外相界面张力与膜相中表面活性物质总浓度及载体浓度之间的变化关系。 针对乳化液膜萃取过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渗透溶胀除由表面活性剂和载体的溶解—扩散作用外,载体—溶质络合物的反应—溶解—扩散机理是产生渗透溶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推导出了实际萃取过程中计算渗透溶胀率的数学模型: Fso=Ve-Vse/Ve0-1=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外泌体在甲状腺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收集外泌体与甲状腺生理、病理及疾病相关的文献报道并作综述。结果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可以存在于各种体
大学生心理学的课程化体系建设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大学生心理学课堂教学呈现出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存在不足,对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对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形态的描述,除1953年版<中国药典>未收载冬虫夏草外,1963~2000年版的<中国药典>分别是这样描述的,1963年版<中国药典>:"本品为肉座菌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
天然环酯肽 Obyanamide 的全合成对人体肿瘤细胞KB和LoVo具有中等细胞毒性的天然产物Obyanamide是于2002年首次被夏威夷大学的Moore R.E. 等人从栖息于西班牙马里亚那海域的
荆芥为唇形科1年生草本植物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a以带穗的地上全草入药。有发表散风、透疹作用。炒炭有止血作用。主产于江苏、浙江、山东、江西、河北、湖北、湖南
新型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聚芳醚砜酮是本课题组近年来开发成功的一类高性能工程塑料,是目前耐热等级最高的可溶性聚芳醚新品种,性能价格比优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在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