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茶园是典型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它与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相近,但在其稳定性的维持中,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活动的创造和生存智慧的结晶,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价值。目前紫阳的古茶园村落大多位置偏僻、经济条件落后、茶园景观建设意识不强,因此研究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更新设计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意义。紫阳属于茶乡,2016年紫阳的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入围了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录,这也对紫阳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农业与村落的提升与利用,促进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本文以紫阳的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古茶园和村落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解读,梳理相关基础理论和茶园景观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归纳;其次概述紫阳县的地理文化和紫阳茶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对紫阳县具有代表性的古茶园村落进行实地调研,对其村落概况、古茶园概况、村落环境现状、布局关系进行测绘、记录与资料收集,总结紫阳古茶园村落的发展类型和现存问题;再次对紫阳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关系与景观要素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不同类型的古茶园村落的更新设计策略并提出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更新设计原则与方法;最后以紫阳县焕古村为例,按照既能保护古茶园,又能使村落协同发展的方式提出“焕古书宦姑,富硒换富兮”的设计理念并进行具体的更新设计,以探索景观设计与对策建议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本文的研究论述,希望借助当地古茶园的优势去发掘古茶园与村落环境之间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模式,构建茶产业、茶村落与茶景观协同发展的综合治理模式,从而为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