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取向教学评价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iyuan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教育发展史不难发现,古代教育重“善”的标准,近代教育重“真”的标准,现代教育重“利”的标准,当代教育崇“美”的品质,“向善、求真、崇利、尚美”是教育不懈追求的精神,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品质。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变革的角度来看,美学取向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变革中克服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和功利主义的途径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兴起了课程美学探究,美国学者休伯纳曾预言“美学语言堪成为代替泰勒技术语言的一种重要语言”。在教育领域概念重建运动和教育质性研究的推动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埃利奥特.艾斯纳将美学思想引入教育评价领域,重塑教育评定,为教育教学评价打开了新的一扇窗。本研究在学习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美学的角度来理解教学评价,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简要介绍研究缘起、研究概况、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把握美学取向教学评价的研究动向,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的重难点。第二部分,美学取向教学评价的意蕴。通过对“美学探究”和“美学取向”等相关概念的辨析,藉由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对美学取向教学评价内涵的理解。本研究认为美学取向教学评价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评价方式,它具有主体性、人文性和过程性等特点,对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学评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第三部分,美学取向教学评价的缘起及主要观点。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教学艺术、课程美学、审美化教学等相关研究成果,回顾杜威、艾斯纳、格鲁梅特、瓦尔伦斯、派纳和靳玉乐等学者“把美学发展为理解课程教学的常规工具”、“把课程理解为美学文本”、“导向美学精神的课程评价”的思想历程,探寻美学取向教学评价的思想源流和发展脉络。第四部分,美学取向教学评价的实施。教学评价活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趁着教育发展与改革对美的呼唤和教育价值多元化的契机,从美学视角来开辟教学评价的新天地。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描述性评论、录像滞后评价方法等不失为落实美学取向教学评价实践的典范方法。第五部分,美学取向教学评价的启示。目前,由于美学取向教学评价还不成熟,存在诸如评价的效度、推论性和推广性等隐忧;美学取向教学评价的实施中,评价者的素质和伦理也面临巨大考验。尽管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美学取向教学评价为教学评价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为教学评价的实践提供了新的航向,美学取向教学评价有着灿烂光明的未来,对弘扬基础教育改革及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人文向度大有裨益,对促进教学评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前,水源性细菌的常规统计方法为平板计数法,但该方法耗时、工作量大,并且只能检测水源中不足1%的细菌种类。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更全面、速度更快的检测方法。本论文基于前
目的:建立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研究前列腺汤对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药物
随着纳米科技的进步和纳米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磁性纳米粒子特有的磁学性质和表面易修饰性使其在细胞靶向、药物传送等生物医学检测和有机催化反应等领域有着广阔的研究和应用
福建省的省会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八闽古都,它不但延续了清晰的城市发展历史脉络,而且还保留着“三山两塔一条街(江)”的经典城市山水格局。与此同时,福州城内有三坊七巷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政治文本成为人们关注中国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因其与文学作品不同,更加注重客
南盘江是滇东的唯一一条大河,下游连接滇、黔、桂三省,南盘江流域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我国云贵高原的中心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交汇的枢纽地。本文在前人研
摘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描写教师的语句不胜其数.在我们的眼中,教师成为了蜡烛、园丁等这样高大、无私奉献形象的代言词,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师的
新课程改革以后,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时,在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美育作
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农户要解决自身资金短缺的问题,依托产业链进行贷款担保是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本研究的目的在对政策性担保授信下的农户供应链融资、互助性担保授信下的农户
通过保险,被保险人将危险转移给保险人。然而,保险人承保的危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很多情况下保险人承保的危险会发生保险人无法预计的、实质性的危险程度增加。因此,为了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