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P大变形Al-5Ti-1B合金组织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16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l-5Ti-1B合金作为一种常见的晶粒细化剂在铝合金加工领域内被广泛使用,向铸造铝合金中添加Al-5Ti-1B合金能细化铝合金晶粒,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Al-5Ti-1B合金中的第二相特征决定了其细化性能的优劣。利用ECAP大变形工艺能制备具有不同尺寸第二相的Al-5Ti-1B合金。目前,虽然有关于ECAP大变形Al-5Ti-1B合金中第二相破碎的研究,但相关的破碎机理并不完善,第二相的破碎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以自制的Al-5Ti-1B合金为原料进行多道次ECAP变形,并研究Al-5Ti-1B合金组织性能的变化。观察Al-5Ti-1B合金晶粒在不同道次ECAP后的特点,分析晶粒的细化机理。通过观察组织中TiAl3相和TiB2相在不同道次ECAP后的演化行为,分析不同道次ECAP变形Al-5Ti-1B合金中第二相的演化机理。利用不同道次ECAP变形得到具有不同尺寸第二相的Al-5Ti-1B合金,并分析其细化性能和力学性能。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获得了 ECAP大变形Al-5Ti-1B合金晶粒的细化机理。Al-5Ti-1B合金在ECAP过程中,组织中小角度晶界先快速增加,然后小角度晶界转变为大角度晶界,大角度晶界含量升高,形成新晶粒,平均晶粒尺寸减小;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小角度晶界转变为大角度晶界的速度大于小角度晶界的形成速度,所以小角度晶界含量逐渐降低。在1~3道次ECAP挤压后,Al-5Ti-1B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由100.7 μm快速减小为15 μm,6道次ECAP挤压后,平均晶粒尺寸为8.6 μm,在后续ECAP挤压过程,平均晶粒尺寸稳定在 8.1 μm~8.6 μm 之间。(2)获得了 ECAP大变形TiA13和TiB2的演化机理。合金经过ECAP变形后,TiAl3发生了明显的破碎。裂纹源存在两种位置,一种裂纹出现在TiAl3内部,另一种裂纹出现在TiAl3边缘,之后裂纹生长、合并,最终贯穿整个TiAl3相,引起TiAl3的破碎。TiAl3的平均尺寸随着ECAP道次的增加逐渐减小。1~5道次,TiAl3的尺寸减小较快;6~10道次,TiAl3的尺寸减小较慢。TiB2的尺寸在1道次后略有减小,2~10道次尺寸不变。4道次ECAP挤压后,组织中的TiAl3和TiB2分布呈现明显的方向性,分布方向与挤压方向夹角约为41°。(3)获得了 ECAP大变形对Al-5Ti-1B合金细化性能的影响规律。1~8道次ECAP变形后,随变形道次的增加,Al-5Ti-1B合金的细化性能越来越好;9和10道次ECAP变形后,Al-5Ti-1B合金的细化性能降低。1~7道次ECAP变形后,随变形道次的增加,合金的起效时间越来越短;8~10道次ECAP变形后,Al-5Ti-1B合金的起效时间变长。铸态Al-5Ti-1B合金和8~10道次ECAP变形后Al-5Ti-1B合金的细化效果在30 min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减,1~7道次ECAP变形后,Al-5Ti-1B合金的细化效果在30min内不衰减。(4)获得了 ECAP大变形对Al-5Ti-1B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铸态Al-5Ti-1B合金进行10道次ECAP变形后,Al-5Ti-1B合金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和硬度分别为218 MPa、20.6%和125 HV,抗拉强度和硬度明显提高,伸长率有所下降。在1~4道次ECAP变形后,抗拉强度快速升高,伸长率快速降低;在4道次ECAP变形后,抗拉强度缓慢提高,伸长率稳定在20.5%左右。Al-5Ti-1B合金硬度在1~2道次ECAP变形后快速升高,3~10道次ECAP变形后,硬度增加缓慢。
其他文献
在有色金属铝熔炼和铸造行业中,通常需要对铝液的温度进行连续测量。铝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渗透性和易结渣的特点。测温用热电偶保护套管往往会受到铝液剧烈的侵蚀而破坏,铸铁材料由于其低廉的价格,优良的铸造性、机加工性能等而备受青睐。工厂实际应用的灰铸铁材质热电偶保护套管生命周期一般在一周左右,因此延长热电偶保护套管使用周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工厂实际应用的保护套管成分为基础(实用组),设计了少碳组、
与其他金属材料相比,镁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及优异的铸造性能、机械加工性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军事通信以及汽车电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其较低的绝对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镁合金的发展与应用。研究表明,添加稀土是提高镁合金综合力学性能的传统而有效的方法。大部分稀土元素在金属镁中具有良好的固溶强化、沉淀强化作用;稀土元素亦可有效地改善合金的组织结构、提高合金力学性能、增强合金耐蚀性
3D打印技术,以其成型效率高、可制造复杂结构等优点,在医疗医药、航空航天、建筑工程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材料和工艺是制约3D打印技术发展的两大原因。本文为解决高粘度流体材料3D打印过程造成的喷嘴堵塞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振动的超声振子喷头,使喷头在打印过程中同时处于高频振动的状态,结果表明,该方法增大了高粘度流体材料从喷嘴流出的速度,解决了喷嘴堵塞问题。基于超声波换能器及变幅杆的设计理论,设
聚电解质可与多种反电荷物质通过静电络合实现组成与功能复合,在薄膜、凝胶、纤维等功能材料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聚电解质络合的动力学速度快,难于控制,限制了微结构与加工性,是该领域的难点。本文设计界面铺展络合等新方法,提高络合可控性,制备了高性能渗透汽化分离膜与水流发电膜。首先,采用pH调控抑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中部分羧酸官能团电离,与具有强络合能力的聚离子液体络合制备了聚离子液体络合物及其均
空间直立桁架由于其功能性强、可拓展、便于维护等特点,必然将在未来空间站搭载平台在轨建造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航天预研项目为依托,针对空间大型直立桁架在轨装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械臂的桁架组装策略并进行地面装配验证试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空间直立桁架特殊的装配场景与结构特点,选取其内部桁架单元作为装配对象,引入模块化装配将桁架单元装配任务分解为舱外组装连接杆件与舱内组装预装配模块两个部分。
随着纺织、造纸、制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含有有机污染物废水的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而,研发含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技术已迫在眉睫。芬顿/类芬顿反应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能够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氧物种,其具有高效、经济、易于处理等优点,从而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然而,传统的芬顿反应使用液态双氧水(H2O2)作为氧化剂。H2O2稳定性差,易分解,且需要在酸性条
本文基于某具有垂荡、横摇、纵摇运动的串联三自由度重载摇摆台,设计了垂荡驱动液压伺服系统,该系统包含四组驱动子系统。针对四组驱动子系统四缸同步性问题,分析了驱动子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因素,分别研究了用于驱动子系统和垂荡液压伺服系统的负载-初始压力匹配特性;借鉴最小二乘法,提出了四缸同步性能评价指标;采用联合仿真手段,分析了垂荡驱动液压伺服系统的四缸同步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负载-初始压力匹配的同
化学链燃烧(CLC)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化石燃料低碳利用方式。化学链燃烧技术的核心在于氧载体,人工合成氧载体通常成本较高、制备周期长,难以满足工业级燃烧系统中大批量氧载体的需求。因此,廉价易得、反应性能良好的天然矿石氧载体成为研究热点。铁矿石为我国储量最大、品位最多的天然矿石,也是化学链燃烧中应用最广的矿石氧载体。但不同品位铁矿石氧载体对不同煤阶的反应适配性尚不明确,因此有必要开展二者适配性研究,降低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持续扩展,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愈发受到人们重视。隔膜和电极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对隔膜而言,目前常用的聚烯烃隔膜熔点低、热稳定性差,一旦电池温度过高,容易发生热收缩甚至熔化,使得电池内部短路。对于电极而言,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电极包括活性材料
随着我国发展由基础设施转型至高端制造业,机械制造用高强度钢的需求量必将迅速攀升,为了获得强度和韧塑性良好的结合,机械制造用钢中通常加入一些微合金元素。铌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因而是钢中最有效的一种强化元素,但铌在中高碳机械制造用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课题以60Si2Mn弹簧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维氏硬度和万能电子拉伸试验机的表征技术和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铌含量对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