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制度的双效机制研究

来源 :渤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创新开始于技术设想,最开始的技术创新仅仅指工业技术的开发与改进,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创新的范围与方式也随之逐渐扩展。技术创新是所有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专利保护制度是随着技术创新的发展而发展的。专利制度作为一种激励和调节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外在动力因素。马克思认为内部矛盾是根本动力,外部矛盾是外在影响力。从性质上讲,专利制度是一种推动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管理激励机制。专利制度与科技发展是一对连体的孪生兄弟,从诞生起就休戚相关。专利保护制度能够更好的推动技术创新实际应用,使其在国际上成为了大多数国家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法律手段。笔者试图从科技哲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法学(主要是专利法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思路,探索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相互作用的新方式——双效联动机制,通过光伏产业的专利数据分析为例证,探索当前形势下的专利激励机制。通过实例和统计数据,论证得出结论:技术创新和专利制度之间是一种客观的双向互动关系,专利制度得以变革是以动态的技术进步为基础。专利制度在技术进步的要求下得以变迁从而反作用于技术创新,使其飞速向前发展。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叙述了研究互动机制的现实意义和当前我国专利制度发展现状,以及详细的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制度的基本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内涵的研究,并着重介绍了专利、专利权、专利保护制度。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的互动机制的理论研究,探索了马克思及西方经济学对互动机制的理论支撑。马克思认为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存在双效辩证关系。从历史上看,近现代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大繁荣也见证了专利制度的变革。由于专利权主体增多、专利权客体范围扩大,专利制度的国际化步伐越走越快,同时专利权内容的扩容使得技术创新的方式日趋复杂与多元化。创新的实践对象范围也逐渐扩大,原有的专利制度已经不能再适应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寻求二者互动机制的新突破。第四部分详细论述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和专利制度互动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光伏产业的专利现状为例论证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局面不容乐观。首先是我国企业自身的专利机制并不健全,再加上我国现行专利激励机制整体失效的现象严重,导致了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专利意识淡薄,产学研的合作滞涩而缓慢。第五部分,基于前几部分的论述基础,针对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困境和专利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制度的措施与建议——建立双效联动机制。
其他文献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是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早地区土壤水分与檀物生长关系调控、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林草植被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定位研究密度与植物生长、土壤水分补给和
怎样改造柑桔园生长不良的植株肖新华(湖南省安北县林科所在柑桔生产中,时常产生“小老树”、“衰弱树”、“旺长树”、“实生树”和“烂脚树”等5种不良柑桔树,严重影响柑桔产量
应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丙烯酰胺甲基丙磺酸的含量 ,精密度高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0 .3% ,并对离子对浓度与相应组分保留时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得出了两者的非线
指针式多用电表是最常用到的一种仪表 ,它的结构和原理涉及了多方面的电学知识。高中学生在课内练习过用微安表组装单量程直流电压表 ,在此基础上让一部分感兴趣的学生研究和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苏轼与佛教的研究成为苏轼研究的热点,而其中禅宗与苏轼创作风格的研究也成为重点。作者从北宋末年的社会环境中对苏轼学佛的轨迹和苏轼对佛教的态度
林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开发龙作义,殷霈瑶,邹威(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管理局科学研究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科学的迅速发展,开发利用自然植物资源,用于人类生命保护、控制疾病、
GPS在森林防火信息决策系统中的应用张志贤,张立顺,张玉珊(黑龙江省木材采运研究所)(黑龙江省绥化林业建筑工程公司)1GPS的内容简介GPS全称“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美国政府组织专家、学者
陕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据有关资料记载: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有2.36万亩,茶叶产量为777.6吨,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