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茄根为土家族常用药物之一,来源于茄科茄Solamum melongena L.的干燥根。具有祛风利湿、清热止血、散瘀消肿等功效。主治牙痛、风湿热痹、冻疮、脚气、血痢、便血等。含有酚类、有机酸、生物碱、皂甙、鞣质等多种成分。有关其抗炎作用的药理学研究报道极少。其酸性组分的抗炎作用及机理研究未见报道。本文采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放射免疫、药敏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现代研究手段,通过在体和离体实验,从整体动物、组织器官和细胞分子水平,首次对茄根酸性组分的抗炎、抗菌作用和抗炎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1.茄根酸性组分对以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局部肿胀为特征的急性炎症模型和对小鼠棉球肉芽肿,大鼠牙周炎慢性炎症模型均有抑制作用。证明茄根酸性组分对急、慢性炎症均具有良好的抗炎效应。其抗炎特点与其祛风利湿、散瘀消肿等功效相吻合。酸性组分是茄根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2.茄根酸性组分具有一定的抗厌氧菌作用,对多种口腔致龋菌和牙周病原菌具抗菌活性。对致龋菌的MIC和MBC=50mg/ml,对牙周病原菌的MIC为3.1~25mg/ml,MBC为6.2~50mg/ml。 3.茄根酸性组分的抗炎作用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实现: ①抑制AA代谢途径中COX2的生成及活性,减少该途径产生炎症介质PGE2的含量;同时减少AA经5-LOX代谢途径产生的炎症介质LTB4。②抗氧化,抑制NO、MDA等自由基类物质的生成:③降低致炎细胞因子TNFa、IL-6、IL-8的含量④抑制核因子.κB的活化。 4.茄根酸性组分的抗炎作用主要不是通过加强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而发挥的,可能是一种直接作用。 结果提示:茄根酸性组分可能主要通过抑制炎症期间NF-K B的活化,从而抑制细胞因子、炎症相关酶基因的转录及蛋白合成,进一步抑制炎症介质的分泌与释放,从而阻断牙周组织破坏和牙槽骨的吸收,控制炎症反应,发挥治疗牙周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