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小麦品种(系)抗叶锈鉴定及Libellula成株抗叶锈QTL分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t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叶锈病在我国发病面积广,严重危害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发生时早现发病早、扩展速度快、盛期时间长、发生普遍且对气候条件适应力强等特点。由于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变异,从而导致小麦抗病基因的抗性逐渐丧失,因此不断鉴定、定位新的抗病基因,培育新的抗病品种对小麦生产至关重要。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小麦叶锈病抗叶锈鉴定和成株抗叶锈QTL定位两部分,研究结果如下:
  1.本研究用苗期基因推导、分子标记检测、系谱分析以及田间成株期抗叶锈鉴定的方法对69份国外小麦材料综合分析确定其所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选用17个毒力不同的叶锈菌生理小种接种69份国外小麦材料以及36个己知抗病基N的近等基因系进行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同时利用11个己知基因的分了标记进行标记检测,结合系谱分析确定供试材料所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为明确小麦材料的成株期抗性,在2017-2018年度分别于河北保定试验田和河南周口黄泛区农场试验田对包括感病对照郑州5389和成株慢锈对照SAAR红内的71份小麦材料进行田间抗叶锈病鉴定。鉴定品种最终严重度FDS(final disease sevcritv),把FDS明显小于或与慢性对照SAAR无显著差异的列为慢锈品中。结果存69份小麦品种(系)中共检测到6个抗小麦叶锈病基因Lr1、Lrl0、Lr19、Lr26、Lr34和Lr37,其中含苗期抗病基因Lr1、Lr10、Lr19和Lr26的分别有6个、19个、5个和10个品系,携带成株抗病基因Lr34和Lr37的分别有10个和26个材料,田间鉴定具有成株慢锈性的品种共有46个品系。69份国外材料的抗叶锈基因鉴定结果可为基因布局和培育持久抗病品种奠定了基础。
  2.小麦品种Libellua从意大利引进,在我国牛产利用了很多年,依旧保持良好的抗性。为了研究小麦品种Libellula的成株期抗叶锈性,把小麦品种Libellulax辉县红构成的248个RIL家系进行成株抗叶锈QTL分析。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对后代抗感小群体进行检测,初步确定QTL位点可能存存的染色体位置。再经过SSR引物的进行筛选,利用软件Map Manager QTXb20对后代人群体基因型数据和7个环境田间严重度调查数据综合分析,得到标记连锁群和每个标记之间的连锁遗传距离(cM),结合软件QTL Ici mapping4.0迸行QTL位点分析。和Libellulax辉县红的RIL群体共检测到6个QTL位点,分别位于1A、1B、3A、4B、6A和7D染色体上,命名为QLr.hbau-1A、QLr.hbau-1B、QLr.hbau-3A、QLr.hbau-4B、QLr.hbau-6A和7D染色体上的Lr34。其中QLr.hbau-1A在6个环境中能检测到,解释了4.80%-9.71%的表型变异;OLr.hbuzi-1B和QLr.hbau-3A在2个环境中能检测到,分别解释了5.15%-5.64%和5_31%-5.87%的表型变异;QLr.hbau-4B和QLr.hbau-6A在4个环境中能检测到,分别解释了8.14%-10.86%和6.36%-10.38%的表型变异;Lr34存7个环境下均能检测到,解释了3.64%-36.28%的表型变异。研究中定位的成株抗叶锈病QTL位点可以为培育持久抗病性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硼(B)是维持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广泛影响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茉莉酸(JA)是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反应。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分析甘蓝型油菜响应缺硼的蛋白质谱和拟南芥响应缺硼的转录组时,均发现JA在植物应对缺硼反应中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更好地理解植物中JA参与缺硼响应的生理分子机制,我们采用模式植物拟南芥为研究对象,在
学位
辣椒连作产生的土壤障碍是制约其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木醋液和生物炭作为活性炭制造的副产品,将其和有益菌复配后应用丁具有连作障碍的农田,可实现农、林业生物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基于此,本研究以活性炭的副产品木醋液、生物炭以及前期筛选的有益菌枯草芽孢杆菌BX1和草酸青霉菌HB1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木醋液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其次,探索了木醋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效应;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土壤盆栽试验
畜禽粪便是有机肥的重要来源,由于畜禽粪便中重金属的含量较高甚至严重超标,长期在农田中使用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大量累积,被植物吸收利用后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为了降低畜禽粪便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风险,达到安全合理资源化利用的目的,本文以猪粪为原料添加不同物质进行好氧发酵,研究猪粪肥、炭基肥、沼渣肥和炭混肥在我国几种典型土壤(潮土、黑土、红壤、水稻土)施用后,重金属Cu、Zn、Cd、Pb在土壤-
土壤盐渍化严重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快速获取土壤盐分含量、特征及时空演变信息可以为农作物有效土层盐渍化的改善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针对滨海平原区盐渍土特性,选取黄骅市作为研究区,以OLI/Landsat-8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将短波红外波段引入到传统的植被指数和盐分指数中,并分别提出了对应的改进型指数;针对植被、盐分两方面的传统指数和改进型指数,分别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和支持向量机方法构建盐分反
学位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有效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也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近年来,评估生态系统固碳不仅可以反映区域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还能够表征生态系统对碳排放的承载力,因此评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碳储量的影响可为提升区域生态固碳提供参考。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中部,受政策调控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土地流转速度较快,由此引发生态系统固碳变化较为明显。因此,评估雄安新区生态系统碳储量意
学位
耕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性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公众对耕地资源的需求不断深化,现有的产能内涵与评价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我国山区耕地数量有限、质量较差且生态环境脆弱,保护山区耕地资源迫在眉睫。基于高产高效、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等需求对山区耕地产能进行评价满足新时代要求,是保护山区耕地资源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需求,科学界定山区耕地产能内涵,构建山区耕地产能评价体系,并制
学位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收获后复种何种作物既能培肥土壤又不影响下一年种植计划这一生产实际问题,引进饲料油菜填闲作绿肥,以提高土地、光、温、水分等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生态效益。本试验以华油杂62为供试材料,开展了春小麦收获后复种绿肥油菜不同翻压方式、有机无机肥配施、油菜不同翻压量等3个田间试验,分别测定了油菜收获后、绿肥翻压后(小麦播种前)和小麦收获后土壤有机质与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同时测定油菜翻压后下
学位
大丽轮枝菌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原真菌,由其引起的棉花黄萎病给棉花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能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以该菌株为主要活性成份的微生物杀菌剂已获得农药登记。前期研究证实,NCD-2菌株可以产生脂肽类抗生素:丰产素(fengycin)和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但关于丰产素和表面活性素在NCD-2菌株对大丽轮枝菌抑菌功能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大丽轮枝菌与NCD-2菌
学位
近年来,由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引起的苹果花脸病已上升为苹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由于该病害直接造成果实花脸、锈果和畸形,大大降低了苹果的商品价值,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病害是生产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经调查发现,外界环境条件对苹果花脸病的发生程度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环境条件如何影响ASSVd在寄主中的积累和作用途径,有助于找到病毒防控的关键时
学位
小麦根腐病(Bipolaris sorokiniana)是造成小麦减产与品质F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河北省是全国小麦主产区之一,该病害目前发生呈加重趋势。目前缺少高抗小麦根腐病的品种,生产上主要通过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随着该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以及人们对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认识的逐步提高,生物防治成为控制该病害和符合现代人们要求的更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本研究通过对实验室保存的拮抗细菌进行筛选,获得一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