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持股比例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wu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长方式正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企业技术创新的地位尤为重要。创新驱动成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适应“新常态”的关键。政府作为投资者,其投资过程具有盈利和战略双向目标。国家持股作为国有资产的有效配置形式,在支持企业创新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体的,本文从资源基础观视角展开分析,探究国有股为企业带来的创新方面的优、劣势资源,进一步说明国有股比例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考虑企业规模,使企业自身具有的不同的创新资源利用率,进而影响国有股比例为企业带来的创新资源的利用及投入情况。因此,本文在研究国有股比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不同规模的企业中,国有股比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是否具有差异。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究不同产权性质中,国有股比例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的差异,本文从理论上区分了国有企业和国家直接持股企业之间的关系。虽然二者于企业而言都会带来“创新资源支持”和“创新目标冲突”,但是两者并不完全等价,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家直接持股和最终控制人为国家给企业带来的创新资源以及创新资源的利用情况是不同的。对国有企业和国家持股之间进行详细的区分,有助于从本质上解释国家直接持股比例和最终控制人性质的不同给企业创新带来的影响。实证研究方法上,本文使用中国276家制造业企业7年数据,对国有股比例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具体的,本文以国有股比例为自变量,在考虑了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公司年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两权分离率、区域、年份以及行业等控制变量的条件下,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同时,以企业总资产对数测量企业规模,检验企业规模对于国有股比例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进一步考察了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国有股比例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以及不同企业规模对这一关系的影响作用。本文发现,国有企业中,国有股比例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而不同的企业规模中,国有股比例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企业规模在国有股比例低段位时,促进企业创新绩效,在国有股比例高段位是抑制企业创新绩效。非国有企业中,国有股比例与企业创新绩效呈线性关系,方向为正。但是,企业规模对国有股比例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不具有调节作用。在理论上,本文丰富了国有股比例和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国有股比例对于企业创新绩效而言,并不是简单的“促进”或者“抑制”作用,而是呈现出非线性的变化。在实践上,本文一方面为政府合理规划国有投资、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支持非国有企业等方面提供启示,指出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不能为了“私有化”而“私有化”,需要把握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流失的根本原因,实现国有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另一方面,为企业优化自身股权结构,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供建议。
其他文献
对于全球养猪业,非洲猪瘟无疑是“一号杀手”。从各国防控的历程来看,非洲猪瘟一旦传入,很难在短期内根除。从2018年8月截至2019年4月,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疫情已经遍及全国31
现行《体育法》关于体育法律关系主体的规定存在明显缺陷,即营利性体育组织的法律关系主体地位并未在该法中确立。这种缺陷源于《体育法》立法时社会关系发展并未成熟及社会认
国有企业员工的高福利水平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特色,然而作为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其发展带来的利益只被国企内部员工所独占并未使全国人民合理共享。本文对红利分配方式进行探
公务员个人在特殊情况下须对其行政侵权行为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涉及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之后的追责(偿)问题,这可称之为公务员行政赔偿责任。基于历史主义和比
无问不成课,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能提出“少而精”———既能统率全文,又能调动学生兴趣———的问题,那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设置呢?首先,关注文本,
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中国建筑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一带一路”辐射范围涵盖东盟、南亚、西亚、中亚、北非和欧洲。据测算,未来10年每年亚洲基础设
期刊
漫画专业教学从单纯的“求知”转变为“求方法”、“重实践”的学、研、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相应的教学方法也产生了转变。本着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正>~~
随着处理器能力的增强,对时钟和数据传输的速率要求也随之增强,否则处理器能力就很难得到发挥。但是如果此时在设计中不充分考虑信号完整性问题,就很可能带来性能甚至功能实
(续上期)3低视力专用视力表采用常规视力表为低视力患者测试视力,往往患者只能看到上方的几行大视标,绝大多数小视标用不上,而当患眼不能分辨0.1视标时,便无法进行测试。于是根据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