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中的病态人格及其心理学解读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kabc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导论、正文、结语。  导论部分主要论述了论文写作的缘起。笔者通过对莫言小说的阅读研究后认为,莫言的小说似乎对人物心理描绘情有独钟,通过描写众多人物的心理,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生命百态图,展现了作品人物生命图景的另一面。莫言正是通过对他们的独特审美研究,展现了自己对传统美学价值的反叛。因此,笔者认为从心理学出发,来研究莫言创作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不仅能够品味弥漫在小说中的自由意识、悲剧意识和孤独意识,而且能够真正深入到莫言的内心世界。  正文共有五章。一至三章主要论述了莫言小说中的三种病态人格形象,并对其病态心理进行了病理学及心理学意义上的深度阐释。  第一章“病态的英雄与英雄的病态”主要阐释了莫言小说中的英雄形象及其病态人格。不能说莫言是当代中国作家中第一个发现病态英雄的人,但他的确比较早地创作出了一些病态英雄,正是这些病态的英雄形象的出现,使他成为当代中国最出类拔萃的作家之一。本章着重分析了余占鳌、司马库与孙丙的病态人格与心理。余占鳌,是莫言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男主人公。余占鳌身上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久被禁锢压抑的生命活力,体现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桀骜不驯的独立人格,所有这些都为新时期作品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余占鳌也是一个拥有着病态人格的复杂形象。“分裂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两种病态人格在余占鳌身上体现的格外突出。前者主要表现为在人际关系相处有所缺陷,其观念比较偏执;情感不适或受限制。后者主要表现为不遵守有关合法行为的社会准则,做事比较冲动且十分容易被激怒,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经常不顾自己或他人的安全而轻举妄动;做事手法和形式十分野蛮暴力。余占鳌形象的出现,与莫言的创作心理有关。作者在创作《红高粱》时,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尤其是通过对余占鳌人物人格的塑造及故事的开展,也为自己内心的痛苦心理找到了补偿机制。余占鳌病态人格的形成主要源于三方面的病态心理:父性心理、双重人格、妄想症。司马库的“本色”,体现在他人性本质上是那样的野心勃勃,在与人们利益冲突中,他永远是“积极参加”,司马库的原始生命强力,给他的传奇写下了浪漫绚烂的一笔。司马库身上闪耀着英雄主义的光芒,司马库用他一生无数的事迹诠释了英雄这个称号。但是,从世界卫生组织的《ICD-10》(1992)人格障碍分类中来看,司马库的行为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又非常接近于人格障碍中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及表演型人格障碍中的一些病态行为模式。司马库的人格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是还原到司马库的时代,对于当时的政治文化而言,司马库的心理却是符合时代需求的,也是那个特殊时代造成的特殊的“病态心理英雄”。作为矛盾统一体的孙丙,英雄人物的病态心理在他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读者对孙丙的认知多停留于坚毅、勇敢并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一面,然而当我们细细了解这个人物形象时,不难发现,他的反抗行动实际上是对传统世俗权威屈服和自身人性缺点的揭露。理想很丰满,无奈社会现实很残酷。作品中展现的无情的社会现实总是时不时的给孙丙一记狠狠的耳光,让孙丙彻底对社会充满绝望和孤独无助。人格上的缺陷再加上现实的捉弄,使孙丙这个反抗英雄的悲惨命运显得尤为突出,使他无力逃脱。  第二章“病态的叛逆女性与叛逆女性的病态”,主要阐释了莫言小说中的病态叛逆女性形象及其病态人格。在莫言的小说中,有一类永恒的主角,那便是一个个游走于高大、卑微与放荡,坚韧、勇敢与反叛之间,用勇气和毅力打破传统的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是病态的,也是创新的;她们追求着人类的幸福,也对社会规则的无情地进行着叛逆,更寄托了作者对于三千年来封建意识形态的反抗。《红高粱》中的“我奶奶”戴风莲既是一个具有光彩的女性形象,也是一个病态人格非常突出的人物形象。她的所作所为近似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体现在前者是具有高度的攻击性报复性,体现于后者则表现为自我意识和情感的不稳定,并有明显的冲动性。在《丰乳肥臀》中,作者通过大地母亲——上官鲁氏的形象,将母性中的勃勃生机与激情展现了出来,上官鲁氏身上拥有鲜明的“母亲”身份标签,使她在莫言其他作品中相似的女人们里更能成为她们与传统礼教、男权文化决裂的代表。但是,在“上官鲁氏”这个人物形象身上,也体现出了分裂型人格病态的特点,而她的病态,更多地被这传统思想、被当时社会所逼成的,有着更多的社会批判意义。《檀香刑》中敢爱敢恨的孙眉娘,是一个被充分美化的角色,但是在那个封建思想凌驾于一切的时代里,孙眉娘的人格不仅是不现实的,更是病态的。孙眉娘其实与《红高粱》中“我奶奶”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她们一样地视当时的社会规矩如无物,一样地富有战斗精神和攻击性,一样地放纵自我,一样地追寻着自己想要的幸福,一样地一心遵循着内心的召唤,因此,孙眉娘也有着“反社会”型的病态人格,但也恰恰是她这种为时代所扭曲的病态性格,让她成了反对那个时代的病态英雄。  第三章“病态的常人与常人的病态”,主要阐释了莫言小说中的常态人物形象及其病态人格。《生死疲劳》中蓝脸,“全国唯一的单干户”,在那个翻天覆地的时代里,在各种浪潮铺天盖地的冲击下,他拼死抗拒着,用他的执拗、倔强和对土地纯粹质朴的依恋,见证了那个时代农村变革的历史荒诞剧。他用他的方式成功笑到了最后,而其代价却是妻离子散、众叛亲离,他是莫言塑造的一个农民式的孤独英雄。通过小说中对其行为表现和精神状态的描写,可以看出,其性格中某些方面非常接近于分裂样人格障碍。但是,莫言从一个小说家的角度,从蓝脸的人格病态中也看到了这个社会的病态,通过这些被创造出来的病态人格,也深刻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特征。《蛙》中的姑姑一面行善从医,另一面又带人坚决的执行着计划生育政策:给生育完的男人做结扎手术,给已经生育的妇女流产。姑姑应当是具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但是这一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却又带着不折不扣的病态,一方面,姑姑的心理是典型的偏执性格,主要表现固执、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易躁、易怒、心胸狭隘、嫉妒、易钻牛角尖、自我评价高贬低他人;另一方面,姑姑又有着分裂型性格,主要体现在其本身是“杀人狂魔”却把自己分裂为“送子娘娘”,这种病态人格也造就了她性格的复杂多样性。《十三步》中的在方富贵成为张赤球的影子后,他的近乎边缘的病态心理也成了他自杀的引火线。这种病态的表现普遍成了一种人事关系,感情的不稳定、自我意识的表现并且带有很强的冲动,为避免假象或现实的抛弃而进行发狂的奋斗,与之相随的是一定程度的身份认知障碍,很不稳定的是自我想象或者自我感觉持久的感觉。方富贵的形象及其病态人格,让人们更多地认识到了病态社会对人格的强力影响与扭曲作用。  第四章“莫言小说中病态人格出现的原因”主要阐释了莫言对病态人格的关注及其描写的原因。主要从莫言的个性心理特征、切入病态人格的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对于莫言的个性心理研究,当下的研究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莫言的个性心理,无疑是一个交融着多元因素的矛盾统一体:坚韧深沉与内向敏感相错;守中质朴的气质里,又飘逸出几缕耽于幻想的灵动;既是内向而自觉的,同时又是叛逆和倔强的。在以上的矛盾交融中,特别凸显的是他的自由意识,由叛逆而富于幻想的气质推动下产生;他敏感又坚韧的特点,则催生了深层的悲剧意识;而似乎与生俱来的那种浓厚的孤独感,却又是来自他那种抑郁而善感的气质。这种独具特色的交融要素,成就了莫言的作品,也成就了莫言作品独特的文学价值,其内在因素与莫言的家庭生活、童年经历有很大关系,莫言就是在漫长的孤独,无法忍受的饥饿及挨打受屈的环境中长大的,在他开始创作时,孤独与饥饿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对于莫言而言,旺盛的创作力,不仅仅来自灵感,更是来自于他曾今缺失食物与缺失关爱的体验里。外在因素则与他所受到的外国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影响有关,尤其是福克纳给予了莫言创作的灵感,这种灵感,首先从自我意识上启发了莫言,让莫言发现了一个不同的自我。山东深厚的历史文化与频仍的战火给予了莫言深刻的客观环境的熏陶与刺激,而那些独具山东地域特色的丰富瑰丽的民间神话及传奇,也成为了莫言作品赖以生存的素材资源与审美对象。  第五章“莫言小说中病态人格描写的意义”主要从三个方面阐释了莫言小说中病态人格描写的意义。一是对封建制度与封建思想的批判。尽管中国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但封建的东西还是非常深厚的,莫言通过一些病态人物的病态表现,以另外一种艺术方式,对封建制度及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二是以这样的方式,对丑陋的人性进行了深入挖掘。三是通过这类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的描写,对传统叙事方式及其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了有意义的突破创造。  最后在结语中对上述研究进行了简单小结。
其他文献
《入蜀记》、蜀中(包括南郑)时期的散文、《老学庵笔记》及《南唐书》是陆游几个人生阶段的散文代表,考察它们与陆游相应时期诗歌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陆游全部的诗
期刊
P92钢管的生产旨在获得回火马氏体的微观组织;但在某些条件下,尤其在生产厚壁钢管时,可能会形成少量的铁素体。对此,本文对众多P92钢试样进行了大量深入的微观组织分析,并研
摘 要 高职院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应何去何从?现实情况是在很多高职类院校当中都逐步被边缘化,课时减少甚至被取消。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片面理解所谓高职教育的方式和意义,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职 数学教学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数学课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虽然是一门工具类课程,但同时又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课,特别是在各理工科类专业中都是必不
摘 要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鼓励学生探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参与中不知不觉度过难关。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地突出
轴承是影响内燃机安全运行的重要零件,内燃机的主要运动件中,大多采用滑动轴承.滑动轴承采用流体动力润滑,曲轴的旋转作用形成油楔承载,同时零件表面对油膜挤压产生承载力.内
期刊
摘 要 高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有多种,本文阐明了其中的几种方法,比如小组探索法、小组成绩分工法和探究学习法的实施方法,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合作学习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高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有多种,如何灵活地运用方法,对于化学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查阅相关问题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
“四川画派”可以说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史部分中绝无仅有的一个以地域为特征而命名的艺术流派。当然,称其为艺术流派或许仍会存有异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他如“85新潮美术”、
《朱子家礼》是朱熹在礼学方面影响范围最广、接受人群最多的著作。这部书是朱熹实践其“礼下庶人”思想、规范民间日常生活礼仪的代表性著作。由于朱子学说在中国古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