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直线电机高响应复合控制策略及速度规划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102169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线电机由于没有中间传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响应快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高速高精运动控制场合。在半导体加工、封装设备等应用中,日益增长的加工效率和精度等性能需求,对直线电机短距高频运动控制的高响应、运动定位精度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在对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直线电机高响应运动控制的需求,对自适应前馈、参数自整定和速度规划展开了研究,提出了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复合控制策略及速度规划整体方案。为实现直线电机高响应,减小高速运动中的延时滞后,在反馈控制基础上引入速度与加速度前馈控制,设计反馈与前馈的复合控制;为使控制参数实时变化满足不同运动阶段中的动态特性,提出速度与加速度自适应前馈系数的求解方法,有效提高了直线电机系统的响应性。并在simulink中搭建自适应前馈仿真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针对高响应系统的高带宽需求,提出基于响应频域特性的伺服控制参数自整定算法。对电流环、速度环伺服控制参数进行整定,实现了基于响应带宽频域指标整定伺服控制参数的设计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减小系统在高加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冲击,提出梯形加五次速度多项式的速度规划算法。结合短距离运动过程对定位段的高定位精度需求,适当增大减速段时长,设计非对称梯形加多项式规划。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的速度高响应和平稳性。搭建了直线电机实验平台,对提出的复合控制进行了实验验证,开展了加减速规划实验、伺服参数自整定实验和速度与加速度自适应前馈的复合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加减速速度规划,响应延时减小62.5%左右,最大误差减少了80%左右。验证了所提复合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商用车驾驶室的被动安全性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商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室薄壁零部件通过吸能来保证驾驶员的乘车安全。但是目前对于薄壁零部件展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顶端加载工况,与实际碰撞不相符,难以在商用车碰撞中得到应用。因此,本文基于此问题,系统性的研究横向加载工况下薄壁零部件的吸能特性,提出一种复合功能梯度薄壁结构;并将其应用在驾驶室上,验证结构的有效性。本文以驾驶室的有限元模型作为着手点,基
学位
【研究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起病隐匿,危害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NDDs),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元的不可逆丢失和路易氏小体(Lewybody)的形成[1]。PD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现有
学位
作为我国新兴产业支柱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且技术积累薄弱,因此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对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背景下的技术主题识别能够追踪与探测颠覆性技术与新兴技术,在当前技术预见以及战略规划研究中十分重要。新兴技术领域专利、论文等数据蕴含丰富领域知识,但因其数据量大且数据信息复杂导致传统主题模型方法在技术主题识别上效果欠佳。传统模型在处理文本数据时忽略了文本词语以及句子的顺序关系,这
学位
服务机器人所面临的工作场景通常是非结构化、动态不确定的,机器人所面对的工作任务也是复杂多样、模糊多变,且有时限要求,给服务机器人路径规划带来很大挑战。同时,针对一些复杂的操作任务,保证机器人双臂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也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本文针对轮式移动双臂服务机器人的动态路径规划与自避碰技术展开了研究。针对机器人移动过程中的路径规划问题,本文以加入相向贪婪生长策略和路径反向优化的改进双向RRT(Rap
学位
随着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战略和军事战略的发展,亟需研究一种移动速度快、越障能力强、水下阻力小,即高速高通低阻的水陆两栖机器人。行星轮组作为一种高速高通的陆地行走机构,其水下阻力较大。本文对行星轮组的水下阻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一种带沟槽表面的折展式减阻导流罩,在陆域运行时,收起不阻碍行星轮组的运动,保证两栖机器人的高速高通性能;在水域运行时,能展开成特定的流线型外形进行减阻,保证两栖机器人的高速低
学位
刀具运动扫掠体构建方法是五轴数控加工仿真的关键技术之一。要实现五轴数控加工过程仿真、满足实时动态显示的需求,快速构建刀具运动扫掠体至关重要。但目前的刀具运动扫掠体计算方法过于复杂影响构建速度,且没有覆盖多种五轴数控加工刀具,本文通过简化了刀具运动扫掠体计算方法和制订了适应多种刀具的各点线性速度确定方法优化了已有刀具运动扫掠体建模方法,实现了五轴加工仿真功能。首先将刀具表示为回转体球体模型的基础上,
学位
在数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海量数据,如数控系统电控数据、工艺任务数据、切削响应数据等,其中包含大量冗余、瞬态的无效信息,使得适用于智能应用模型的样本数据难以获取,进而导致智能应用模型难以建立、所建立的模型应用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取与应用样本数据的难点一方面是数控加工中工况信息与响应信息自动标定困难;另一方面在于缺乏有效样本提取算法以及合适的有效样本存储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铣削加工工艺数据的
学位
低温推进剂有着高比冲、无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中。考虑到低温液体饱和温度低,极易发生汽化,同时,大量低温液体气化引起的压力激增会引发引擎泵上的气蚀现象。因此,预冷充填是输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由于涉及到流体流动和两相沸腾两种复杂物理现象,对该过程建模与仿真较为困难。本文基于Modelica多领域建模技术,对低温发动机冷却管路进行建模仿真,展开预冷充填工作原理的研究,并对预冷充填过程展
学位
随着智能制造的兴起,工业机器人作为车间智能化重要的一环,期望机器人在完成作业时尽可能提高生产效率、运行平稳。传统示教编程难度大且机器需经常停机导致工业生产耗时增加,采用离线编程能弥补以上缺点,并提高工业机器人使用率。本文研究离线编程中机械臂路径规划和轨迹规划算法,针对搬运工况对工作效率要求较高,进行避障路径规划以搜索出最短路径,并进行时间最优轨迹规划;针对打磨工况对作业精度要求较高,为避免机械臂末
学位
随着自主移动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车间中执行运载操作任务来替代人工的潜力越来越多的被发掘出来。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在升级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由人工向无人化过渡的过程,即移动机器人和工人共同存在的混杂环境,其中有着大量的动态障碍物,严重影响了移动机器人运行中的实时位姿估计精度。针对动态车间下的实时位姿估计,改进了扫描匹配位姿跟踪方法,同时提出一种考虑时间变化的定位恢复方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