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纠偏加固方法研究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f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高层建筑物犹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随之也出现了诸多的工程事故,其中软土地基建筑物的倾斜是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科学合理地解决好这类问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北京某高层楼房的倾斜工程,深入分析了该地区软土的特性,分析了建筑倾斜的各种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纠偏方法,同时给出了纠偏加固的设计方法和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值以及纠偏的全施工过程。本文主要作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文中对该建筑物倾斜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最终选定应力解除法进行掏土纠偏,即在地基基础沉降量大的一侧进行加固处理,沉降量小的一侧掏土使其迫降,从而达到纠偏效果。(2)通过应力解除法纠偏方案合理性分析,确定掏土孔的范围、位置、大小和间距。在纠偏过程中对沉降量和倾斜率进行监测,并结合纠偏量和掏土量的理论计算,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处理。(3)本工程通过注浆法和石灰桩法进行地基加固试验,根据试验现象选取低压注浆法和石灰桩法加固后的地基土进行载荷试验,建立载荷曲线,计算地基基础土体的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的160KPa。在注浆法地基加固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沉降量随荷载变化的关系曲线进行对比分析,设计选取本工程中注浆压力、孔的位置及深度、注浆量和钢管直径长度等参数;在石灰桩法地基加固试验的基础上,对石灰桩孔径、孔位和拌合料配比作出合理性设计。(4)根据钢管桩的加固范围,通过理论计算对钢管桩长度、直径、间距及有效壁厚进行设计,使钢管桩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南侧庭院300mm宽底板部分承载力不足,按设计的附加钢管桩加固后底板冲切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建筑物纠偏加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难度较大,施工前需要对工程进行理论分析,更需要实际工程经验的总结,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对这些倾斜的建筑物进行纠偏扶正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本文纠偏加固方法将楼房的倾斜率从7.18‰回倾到3‰以内,地基加固后,每天的沉降量小于0.01mm。希望通过本文对高层建筑物纠偏加固工程方法的研究,可为今后相似的工程提供些建议与参考。
其他文献
1病例资料男,20岁,军校学员,2012年10月初进行5 000 m体能训练,约10 min出现手心发痒,继之扩布全身,恶心、呕吐、眼前发黑,发生晕厥。查体:脉搏118次/min,血压测不到,意识模糊
<正>在技术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通过不断引进、模仿、学习软件/互联网、生物/医疗产业的技术,利用后发追赶优势紧跟全球发展方向,2017年中国流向这两个方向的资金分别占比26.
以新公共服务观念、整体政府观念、网络化治理观念及其他一些观念为内涵的后新公共管理理论之所以能够兴起,最主要的两个原因便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本身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