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出露大量成群或成带展布的镁铁-超镁铁质岩透镜体和碎块,其成因和构造演化过程研究是探讨苏鲁地体岩石圈地幔性质和结构组成,示踪俯冲带壳幔作用、深部流体活动性和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部仰口地区、梭罗树地区和胡家岭地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岩相学、矿物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明确了蛇纹岩和纯橄岩的古老岩石圈地幔属性和其构造演化过程。通过蛇纹岩和蛇纹石化纯橄岩富集流体迁移元素的构造演化机制,探讨地幔楔橄榄岩的蛇纹石化和深部脱水作用与俯冲带地区壳幔作用、深部流体活动性、岛弧岩浆机制和HP-UHP变质物质折返之间的联系。此外,通过胡家岭含石榴石单斜辉石岩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确定了其成因为超镁铁质火成堆晶岩和最初岩浆为地幔岩熔体与壳源释放流体或熔体的混合,并探讨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通过本次研究和前人成果总结,阐述了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镁铁-超镁铁质岩的成因类型和构造演化过程,并修正了扬子大陆与华北克拉通碰撞俯冲动力学模型,着重考量了弧前蛇纹岩在俯冲带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