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模激励制度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jr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模范是在我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涌现出的成绩卓著或有重大贡献的先进人物。评选表彰劳模,弘扬劳模精神,其实质是倡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彰显的是对劳动价值的肯定。劳模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精神动力,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奋勇拼搏。近年来我国劳模的评选表彰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老一代劳模面临的生活困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劳模评选表彰制度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完善。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已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劳模评选也应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突破原有的评选标准,与时俱进地树立楷模。研究我国劳模激励制度,对我国激励制度体系的完善与国家荣誉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我国劳模激励制度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劳模激励制度的一般理论。从劳模激励制度的内涵、劳模激励制度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榜样示范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阐明劳模激励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教育法。第二部分,论述我国劳模激励制度的体系。分别从我国劳模的种类、劳模评选的标准、劳模评选的程序、劳模的表彰与待遇四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第三部分,简单介绍建国以来我国涌现出的著名劳模和先进人物,分析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从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与净化社会风气两方面论述我国劳模激励制度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作用。第四部分,针对近年来我国劳模评选引发的争议,老一代劳模面临的生活困境,从劳模评选条件、奖励待遇两方面分析新时代完善我国劳模激励制度的对策,以弥补我国劳模激励制度的不足。最后对建立我国的国家荣誉制度提出了几点设想。
其他文献
教研组是幼儿园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管理和开展园本教研最寻常的基层单位,是教师除了课堂实践之外最重要的专业学习与发展的途径.它是根据一定的保教任务,将园内教师进行系统
协商民主是上个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的民主理论。协商民主不是要取代选举民主和宪政民主,而是为民主事业的发展确立新的维度,为当代民主政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协商民主以其合法
[摘 要]由于权力的可交换性及其需求与供给的无弹性,决定了权力总是倾向腐败,从而形成一个公权与私利交换的市场可能。本文通过对腐败成本的分析,阐述了腐败产生的诱导性因素,并提出建立高薪养廉制度、建立监督体系、完善对腐败官员的惩罚性机制等加大打击腐败力度的经济学对策。  [关键词]腐败;经济学;权力;高薪养廉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