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视阈中企业领办农业综合性合作社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阻碍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三农”问题,寻找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成为众多研究者长期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反哺”农业、农村公共产品建设、农村劳动力安置转移与农业增收等专题展开讨论。割裂地从局部去研究“三农问题”,难免以偏盖全。本文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组织架构研究入手,验证以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为主导,发展企业领办型农业综合性合作社,实现农村微观组织架构跃迁,从而完成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与资本有效深化的可行性;并以农业组织创新为突破口,以统筹“三农”为基调,形成以“企业+综合性合作社”组织框架来完成对农村准公共产品供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社区综合治理与土地合理流转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由农业生产组织结构创新来驱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借助构建农村“超市场契约”履约环境,在综合性农业合作社范畴内形成“三农”问题统筹解决,其首要问题是确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农业龙头企业所具有的企业家精神,应对市场风险与农业经营风险的规避能力,把握商机和构建市场能力方面均具有小农难以比拟的组织优势;强化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主导地位,以企业家精神来经营农业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然而企业经营的“逐利性”与农业长期发展目标不一致,导致了单纯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完成产业规模化建设难以实现兼顾农民利益与农村社区的同步发展。研究提出以企业领办型农业综合性合作社为框架,将“企业+合作社”作为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以企业领办形式,赋予“企业+合作社”组织模式以“企业家精神”,通过企业引领综合性合作社实现高效农业,组织农户统一规模化生产形成“范围经济”(合作经济模式),实现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研究以典型案例为基础,通过文献梳理与数理模型构建,为研究勾勒出了发展企业领办型农业综合性合作社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轮廓。而农业龙头企业、综合性合作社与农户之间构建的“企业+合作社+农户”三位一体农业生产微观组织架构实现三方利益共赢,达到组织架构稳定的机理研究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部分。在这部分的研究中,研究以案例为引,通过数理模型论证了企业主导的农业综合性合作社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内生性强可置信承诺;企业通过参与农业综合性合作社建设,以合作社为途径实施向农村基层提供准公共产品服务、资金与技术投入、劳动力就业,用长期投资农业的战略意图,来换取农户的积极参与;而合作社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基地与集结小农户形成适度规模化经营来保障农业企业原材料供应,合作社则将部分利润用以扩大再生产,剩余作为分红形式返还农户等形式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与合作社之间的可置信承诺,确保了农业企业与农户能在综合性合作社发展框架下实现利益共赢。理清农业龙头企业与农业合作社之间、农业合作社与社员之间、以及农业合作组织内部如何解决集体行动逻辑问题将成为企业领办型“企业+农业综合性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借助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框架,将农业合作社既作为与企业产业化农业的代理方,同时又成为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结合型农业生产过程中委托方,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来确定企业与合作社的委托代理关系的顺畅取决于企业与合作社之间相互信任;同样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与农业合作社组织农户,有效降低组织成本的能力紧密结合。接下来,文章就“企业+综合性合作社”框架下实现企业为农业社区提供准公共产品可行性展开研究。本研究以山东烟台荣昌制药领办,成立综合性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基础向农村社区提供准公共产品来长期投资农业作为典型案例,利用在该合作社所处村庄完成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实证检验。研究证实农村准公共产品建设及其资金保障,与企业家导航的农村综合型合作社产业规模化经营大小、农户进入合作社后获得增收程度与劳动力就地转移情况成正比;合作社主动提供准公共产品服务与农户参与合作社经营成正相关;最关键的是,企业家缔造的“三联动”统筹农村资源的发展模式,确实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户收入水平以及为农村提供准公共产品建设资金。研究同样以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为开端,通过对“田娘农业”将反哺投入转化为生产动力与发展优势,通过积极倡导企业领办,以合作社经营为主体,实施高端农业发展战略,在完成“企业+合作社”产值和经营效益攀升的同时,积极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于新农村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证实由企业领办,形成的“龙头企业+农业综合性合作社”组织框架能够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受体,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资金、技术与制度扶植向“龙头企业+农业综合性合作社”微观农业生产组织的针对性反哺,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集团(企业+合作社)能通过接受反哺所赋予的资金、技术与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且研究阐述了农业合作社作为反哺合理投向、农户与企业间“超市场契约”有效沟通与农户福利保障的重要途径与平台;能够实现农民利益的保障与劳动力有效就业,形成农民生产、企业发展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均衡发展。中国式的农业创新与产业化发展应该形成兼顾资本深化与劳动密集型的适度规模化农业;而这种生产模式的形成是以家庭农场为基本单元,通过技术、资本与劳动力的三重投入,实现高端精细化农业(高效农业),通过这种农业产业化发展,既承担农业劳动力的就地吸纳,又实现农业产能的提高;研究基于江苏常熟、福建莆田以及山东蓬莱三地的成功案例,论证了“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能够担负起农民就业、农业振兴与农民增收的三重职责;企业领办,通过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向农村的有效投资的同时,加强农业合作社的建设,实现企业为产业龙头,合作社为经营骨干,家庭农业生产为基础的“企业主导的农业合作经营模式”是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必然选择。既然企业领办型综合性农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在有效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完成科技创新型农业资本深化的同时,通过机制设计来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渠道拓展、农村劳动就地吸纳,提高反哺绩效;那么综合服务功能的实现就与农村基层社区组织职能相重叠。研究依然以案例为突破口,分析实现农村综合性合作组织(合作社)经济运营与乡村长期发展目标“激励相容”的可行性。将农村合作社建设为农村覆盖产业发展,兼顾农村准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性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力量,使其充分发挥农村经济腾飞的新动力源泉作用的同时,对实现合作组织管理层与基层行政组织、党的基层派出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社区管理与党政建设方面的管理契合进行路径研究;并且提出了实现合作社管理层兼任村委会成员,在管理精英中发展共产党党员,以党的先进性来约束管理精英的行为,来实现农村自治管理的有序发展的动态规划。
其他文献
水封准则是地下水封石油洞库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基础。为获取工程应用更加简便实用的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水封准则,基于裂隙水流动阻力效应的研究,建立了气压推动裂隙水迁移的油汽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部门担负着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及经济发展四大职能。科学的财政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
2016年,褚家村东南部墓地M1、M2被抢救性发掘。两墓为带墓道的"甲"字形土坑木椁墓,属于夫妻并穴合葬墓。出土了马车、车轮,以及陶器、铜器、石器、骨角器等随葬品。推测这两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而工业企业中的采购资金在现金流量占有重要地位。要充分认识采购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查明企业采购
本文阐述了家电制造业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揭示其现有发展模式已到达一个瓶颈,为持续发挥该产业的生命力,提出了要改变现有发展模式,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梅花北移的成功,全国性的梅花景观建设大规模展开,梅花景观美观性、生态性上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首先,本文以梅花景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实地调查,研究常
在企业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集团 )的财务活动中 ,资金始终是一项值得高度重视的、高流动性的资产 ,对一个集团来讲 ,资金的集中管理和调配 ,很大程度上减少整个集团的资金流出
<正>一、引言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于金融危机的冲
人们只要关注最近的国际时事,就会发现互联网对社会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目前存在着大量关于中国政府如何试图控制网络在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公民怎样应对防火墙的学术文
本文介绍了最新优良品种,良种区域及良种选育,无病毒苗木的培育与栽培,矮化密植措施,高标准,高质量的建园,整形修剪,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果农药的使用及采收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