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生物质全利用工艺的开发及在生产乙偶姻中的利用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s7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作为现存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具有易获得、成本低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然而由于木质纤维素结构的顽固性,致使其利用效率低,利用成本高,从而制约了生物质利用的工业化进程。因此,开发特定生物质的全利用工艺,提高生物质的利用效率,对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落地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烟草作为一种种植广泛的作物,其作为生物质利用不仅可以拓展生物质原料的来源,还可为烟草多元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本研究以烟叶为研究材料,通过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烟叶中单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氮含量的影响,筛选了烟叶预处理的最适方法。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分析了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确定了烟叶进行蛋白酶解以及纤维素酶解的最佳酶解条件。进而分别以水解液及酶解液作为发酵培养基,应用两种不同芽孢杆菌发酵生产乙偶姻,验证其作为培养基利用的可行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稀酸和热水是烟叶最为合适的预处理剂,能够实现65%以上烟叶溶解。分别采用浓度为0.5%(V/V)的五种不同稀酸(硫酸、盐酸、硝酸、磷酸、乙酸)、浓度为1%(V/W)的四种不同稀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氨水)、浓度为60%(V/V)的两种有机溶剂(甲醇、乙醇)、和其他处理方法(热水、超声辅助热水、微波辅助热水、氨纤维爆破)对烟叶进行预处理,通过分析烟叶预处理前后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总氮含量和处理液中葡萄糖含量,筛选烟叶预处理的最适方案。结果表明,0.5%(V/V)稀盐酸促进烟叶的水解效果最佳,溶解率达到69.41±0.32%,且处理液葡萄糖含量较高,为9.17±0.10 mg/mL;其次,热水处理能实现烟叶64.66±1.50%的水解,处理液中葡萄糖含量为8.04±0.09 mg/mL;稀盐酸及热水处理液的含氮量也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1.32±0.01%、1.41±0.01%。(2)蛋白酶解能实现75%以上烟叶溶解,酶解液中葡萄糖含量达10.75±0.14 mg/mL。为进一步实现烟叶的高效水解,将(1)中处理后残渣进行蛋白酶解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0.3%(V/V)的稀盐酸处理后水解液pH恰好处于蛋白酶的活性最高的pH区;蛋白酶酶解条件的单因素实验优化结果表明,在50℃下,酶解时间为12 h,蛋白酶用量为0.6 g/g干物质时溶解率可达到76.52±0.21%。(3)基于蛋白酶解结果,进一步优化了纤维素酶解的工艺条件,最终实现85.62±0.12%的烟叶溶解,处理液中葡萄糖含量提升至12.94±0.13 mg/mL。纤维素酶解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纤维素酶用量25 mg/g干物质,木聚糖用量为18.75 mg/g干物质,β-葡萄糖苷酶用量1.5 mg/g干物质,在50℃下酶解72 h时,溶解率可以达到85%以上。(4)烟叶处理液中含有充足的碳源和氮源可供解淀粉芽孢杆菌T4(Bacillus amylolyticus T4)以及枯草芽孢杆菌168(Bacillus subtilis 168)两种微生物生物合成乙偶姻。结果表明:利用热水处理液作为发酵培养基,两种菌株生产乙偶姻最大量分别为6.77±0.38 g/L、5.59±0.09 g/L乙偶姻。利用蛋白酶解液作为发酵培养基产量分别提升至8.89±0.15 g/L、9.18±0.45 g/L。而利用纤维素酶解液作为培养基,两菌株乙偶姻产量进一步提升至12.06±0.23 g/L、9.52±0.22 g/L。综上所述,本研究对烟叶生物质进行了15种不同的预处理,对比筛选出了最佳的预处理方式。进一步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确定了酶解的最适条件,使烟叶利用率达到85%以上,为实现烟叶生物质全利用提供了备选方案。进一步验证了烟叶生物质作为发酵培养基原料利用时,无需额外添加碳源、氮源就可以实现乙偶姻的生物合成。本研究为实现烟叶生物质全利用和乙偶姻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技术,同时也为降低生物质利用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s)属于海参纲芋海参科棘皮动物门,是低值海参的一种,又称之为茄参。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资源相当丰富。海地瓜体壁除了多糖、皂苷、胶原蛋白等化学成分之外,其体壁还含有多种活性多肽,具有降血压、防止肝损伤、降低脂肪肝及降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在食品、医疗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目前有关海参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对刺参、梅花参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对经济价值较低的海地
学位
目的:评价松解筋膜触发点(MTrPs)针刺法治疗小学生近视的疗效,并探讨MTrPs针刺灭活与裸眼视力(UCVA)缓解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小学生(年龄6~12周岁)近视患者83例(159眼)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80眼)与对照组41例(79眼),观察组选取风池、大杼穴,采用针刺、行针和固定留针方法,松解MTrPs,每日针刺1次;对照组给予患眼0.01%阿托品滴眼,每日1次,
期刊
为探究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动物油脂提取中的应用,明确萃取过程中脂肪酸的变化规律,以羊肉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羊肉油脂,分析油脂提取效果,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脂肪酸质量分数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超临界CO2萃取羊肉油脂的萃取率可达22.04%,与未处理组相比,经超临界萃取后肉中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著降低了11.37%(P<0.05),超临界萃取的油中饱和脂肪酸无显著变化
期刊
喇嘛甸油田进入开发后期,注聚对象转向Ⅱ类B油层,依靠单一射孔技术投入成本较高问题,可以通过优化方案设计改善现状。利用参数优化、组合枪体连接、组合枪体导爆索设计以及组合射孔弹应用,形成一种非全段压裂井组合射孔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2020到2021年在X1区块实际施工应用34口井,已投产井措施后产液/注入量与地质预测产液/注入量对比,全部达标,平均单井节省投入成本1.4万元。与同区块地质条
会议
荒漠植物是具有独特功能性状及资源利用特征的干旱区地带性植被,其功能性状及其多样性在解释干旱区物种分布与物种共存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当前逆境生理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河西走廊荒漠植物功能多样性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揭示影响荒漠植物功能性状变化的气候驱动因子,从而为研究气候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研究荒漠植物的适应策略对于植物特殊功能的发现、脆弱生态环境保护、荒漠环境演化历
学位
从山东省一发病率、死亡率高的肉鸡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HA、HI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确定所分离的毒株为新城疫病毒,命名为新城疫LVCX株。按常规方法测得LVCX株的MDT、ICPI和IVPI分别为47.4h、1.975和2.85,鸡胚半数致死量LD50为10-9.8。F基因分析表明分离株LVCX为基因Ⅶ型,其多肽裂解位点为112-RRQKRF-117,表明LVCX株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该毒株F基因核
期刊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各种不利其生长的环境,如盐碱、干旱、极端温度、缺K+以及病虫害等,这些逆境是严重制约世界作物生长和生产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植物不能移动无法逃离这些逆境,只能主动地接受。因此,植物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演化出精准的信号转导机制和相互作用调控网络,感应和转导多变的外界信号,从而对逆境及时做出应激反应。SOS(Salt overly sensitive)通路就是响应盐胁迫的重要途径
学位
土壤盐碱化是限制作物生长和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影响因素之一。耐盐突变株的筛选,耐盐调控候选基因的挖掘,培育优质耐盐作物是改良改良和利用盐碱土地的理想途径。甜高粱是C4植物,是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最佳作物之一,培育耐盐甜高粱对我国盐碱土地的利用和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前期利用碳离子束辐照处理甜高粱凯勒(Wild type,WT)干种子,筛选获得稳定可遗传的耐盐甜高粱突变体(KFJT-3),可耐受2
学位
在现阶段我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刑事诉讼中涉案财物的审前处置问题是当前改革的重点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对刑事涉案财物的处置,体现在刑事法律和部门规范性文件中逐渐增多,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这些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原因在于这些规定大部分都是一些原则性而非具体可实操性的规定。刑事涉案财物的审前处置程序包含程序性处置和实体性处置两个方面,本文将重点以刑事涉案财物审前处置中的程序性处
学位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用药普遍存在副作用大和价格昂贵等问题,因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毒副作用小且价格低廉的骨质疏松症替代疗法。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PEMFs)治疗骨质疏松的显著疗效早已被发现,且具有使用方便、过程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但该疗法至今仍存在疗效不确切、重复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