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变暖加剧以及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水电能源作为低碳、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青睐。随之出现了大量长隧洞、大洞室和高边坡等重要岩土工程,岩土工程的开挖卸荷势必造成围岩的松弛破坏,进而对工程的整体稳定性产生影响。柱状节理玄武岩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体,有其独特的力学性质,在其中进行工程建设应该注意稳定性问题。为保证工程安全以及为下一步施工提供参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柱状节理玄武岩区域进行综合观测试验和稳定性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依托白鹤滩水电站导流洞工程,在分析地质材料和现场勘查的基础下,选定试验区域,通过长时间的持续监测总结柱状节理玄武岩隧洞在开挖卸荷后松弛变化规律,进一步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隧洞的稳定性,主要研究工作为:搜集开挖岩体卸荷松弛和柱状节理玄武岩的力学特性的相关资料,整理分析了解岩体卸荷松弛的机理和确定方法,同时对柱状节理玄武岩的力学特性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现场搜集工程地质资料,实地调查,确定监测区域和监测布置方案,并持续监测;将现场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柱状节理玄武岩隧洞开挖卸荷后的松弛变化规律;利用课题组初步建立的柱状节理玄武岩隧洞的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开挖后围岩的位移释放、应力分布等,据此分析柱状节理玄武岩隧洞的稳定性;将现场试验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初步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据此总结了柱状节理玄武岩隧洞卸荷松弛规律,并分析隧洞的稳定性,提出合理化建议改善隧洞的稳定性。